JSON XML RDF
placename:

魏郡 (traditional Chinese)

魏郡 (simplified Chinese)

Wei Jun (Pinyin)

type: jun commandery
temporal span: from -203 to 21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6.27238 E 114.41195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part of:

西汉 Xihan from -203 to -202
西汉 Xihan from -201 to 25
东汉 Donghan from 26 to 190
东汉 Donghan from 26 to 195
东汉 Donghan from 191 to 211
东汉 Donghan from 196 to 211
sub 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魏郡(前203-公元211年) 汉高祖析邯郸郡地置。⑴一说汉景帝五年(前152年)前置。⑵治邺县(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⑶辖县十八:邺、馆陶、斥丘、沙、内黄、清渊、魏、繁阳、元城、梁期、黎阳、即裴、武始、邯会、阴安、平恩、邯沟、武安。东汉时领邺、繁阳、内黄、魏、元城、黎阳、阴安、馆陶、清渊、平恩、沙、斥丘、武安、曲梁、鸡泽、梁期等县和侯国。⑷建安十七年(212)年,增领荡阴等县,辖境扩大。⑸ ⑴《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魏郡,高帝置。莽曰魏城。”(中华书局,第6册,第1573页) 按:因无确切时间,现暂作汉高帝四年(前203年)封赵国时置。 ⑵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魏郡之置年有两种可能,一是如《汉志》所云在高帝间,则其时为赵国支郡,须至景帝三年吴楚之乱后才能属汉,一是置于景帝五年,在徙广川王王赵之时,分邯郸郡为二:一为赵国;一为魏郡。前一种可能性除《汉志》外无任何史料可资证明。后一种可能则是魏郡置年的下限。魏郡置年绝不能晚于景帝五年,因为武帝元朔二年,魏郡即开始接纳赵王子侯国,而自景五至朔二间,赵国无削地记录,不可能分出魏郡。实际上,吴楚之乱平定以后,景帝着手调整郡国领域,频繁复置,迁徙王国,逐步增设汉郡,因此颇疑魏郡之置与沛郡、平原、东莱类似,都在徙王更置之际。景帝三年更置楚国,分彭城郡置渍郡;四年徙衡山王济北,同时分济北置平原;复置胶东国,同时分胶东置东莱,五年,徙广川王王赵,同时分邯郸置魏郡,这应当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人民出版社,第81页) ⑶《元和郡县图志》卷16:“汉高帝分置魏郡,理邺。后汉末,冀州理之,韩馥为冀州牧,居邺。”(中华书局,第451页) “故邺城,县东五十步。本春秋时齐桓公所筑也,自汉至高齐,魏郡邺县并理之。今按魏武帝受封于此,至文帝受禅,呼此为邺都。”(第453页) 乾隆《清一统志》卷157:“邺镇,在临漳县西南四十里,即古邺县,西属安阳。” 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第2卷《建置志》:“治今临漳县西南三台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页)。 ⑷《续汉书?郡国志》,《后汉书》,第12册,第3431、3432页。 ⑸《三国志?魏志》卷1:建安十七年,“割河内之荡阴、朝歌、林虑,东郡之卫国、顿丘、东武阳、发干,巨鹿之廮陶、曲周、南和,广平之任城,赵之襄国、邯郸、易阳以益魏郡。” 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第84页。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