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吳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吴县 (simplified Chinese)
Wu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23 to 590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1.31271 E 120.61862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吴县(公元23——590)治所
刘玄更始元年(公元23),以泰德县旧名复置。⑴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区。⑵属会稽郡。东汉初因之。顺帝永建四年(129)析会稽郡浙江以西地区置吴郡,县为吴郡治。⑶三国因之。南朝梁太清三年(549)为吴州治。⑷大宝元年(550)复为吴郡治。⑸隋开皇九年(589)为苏州治。⑹开皇十一年(591)移治于横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七子山)。⑺
⑴《后汉书·光武帝纪》:“更始元年……十月,持节北度河,镇慰州郡。所到部县,辄见二千石、长吏、三老、官属,下至佐史,考察黜陟,如州牧行部事。辄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吏人喜悦,争持牛酒迎劳。”(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第1册,10页)
又《刘玄传》:“更始即帝位,……建元曰更始元年。……是时海内豪桀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以待诏命,旬月之间,遍于天下。”(北京,中华书局,2册,469页)
⑵宋·范成大:《吴郡志》卷3《城郭》:“阖闾城,吴王阖闾自梅里徙都,即今郡城。”(《择是居丛书》景宋刻本。北京,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1990年,第1册,708页下)
正德《姑苏志》卷16《城池》:“府城即阖闾故城。自太伯城梅里平墟诸樊徙都于此。……自后历代皆仍其旧,至隋杨素徙城横山东,今所谓新郭也。唐武德末复还旧城。”(上海,上海书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12册,1页)
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吴县志》第一章《建置》第三节《县治》:“秦建吴县时,立治于子城东北打急路桥(今保吉利桥,位于白塔东路与平江路相交处)之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78页)
⑶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6《顺帝纪》:永建四年,“是岁,分会稽为吴郡。”(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宋云彬等校点本,1册,257页)
又:《后汉书》志第二十一《郡国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宋云彬等校点本,12册,3489页)有娄县,属吴郡。
⑷唐·姚思廉:《梁书》卷4《简文帝纪》:太清三年秋七月,“戊辰,以吴郡置吴州。”(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卢振华等校点本,1册,105页)
⑸唐·姚思廉:《梁书》卷4《简文帝纪》:大宝元年二月丙戌,“省吴州,如先为郡。”(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卢振华等校点本,1册,106页)
⑹唐·魏徵:《隋书》卷31《地理下》:“吴郡,陈置吴州。平陈,改曰苏州,大业初复曰吴州。”(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汪绍楹等校点本,3册,877页)
⑺明·卢熊撰:洪武《苏州府志》卷1《沿革》:开皇“十一年,移州治于横山(即今新郭)。”(明洪武十二年修,抄本,2页)
《读史方舆纪要》卷24《江南六》:“吴县,附郭。东汉永建中,为吴郡治。自是州郡皆治此。隋开皇九年,尝徙治于横山东。唐武德七年复旧。”(北京,中华书局,2册,1100页)
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吴县志》第一章《建置》第三节《县治》:“隋开皇十一年(591),徙治于横山(今七子山)东5里处(今苏州市横塘乡新郭村)。唐武德七年(624),县治迁回原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