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吴州 (traditional Chinese)

吴州 (simplified Chinese)

Wu Zhou (Pinyin)

type: zhou region
temporal span: from 549 to 549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1.31271 E 120.61862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扬州 Yang Zhou from 549 to 549
sub 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吴州(549-549)界线和治所

南朝梁太清三年(549)改吴郡置。大宝元年(550)复为吴郡。

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六月,侯景析置武原郡⑴,境域缩小。七月戊辰,简文帝改吴郡为吴州⑵。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城区)。⑶大宝元年(550)复为吴郡。⑷



⑴唐·姚思廉:《梁书》卷56《侯景传》:太清三年六月,“景乃分吴郡海盐、胥浦二县为武原郡。”(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卢振华等校点本,3册,852页)
⑵唐·姚思廉:《梁书》卷4《简文帝纪》:太清三年秋七月,“戊辰,以吴郡置吴州。”(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卢振华等校点本,1册,105页)
⑶宋·范成大:《吴郡志》卷3《城郭》:“阖闾城,吴王阖闾自梅里徙都,即今郡城。”(《择是居丛书》景宋刻本。北京,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1990年,第1册,708页下)
正德《姑苏志》卷16《城池》:“府城即阖闾故城。自太伯城梅里平墟诸樊徙都于此。……自后历代皆仍其旧,至隋杨素徙城横山东,今所谓新郭也。唐武德末复还旧城。”(上海,上海书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12册,1页)
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吴县志》第一章《建置》第三节《县治》:“秦建吴县时,立治于子城东北打急路桥(今保吉利桥,位于白塔东路与平江路相交处)之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78页)
⑷唐·姚思廉:《梁书》卷4《简文帝纪》:大宝元年二月丙戌,“省吴州,如先为郡。”(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卢振华等校点本,1册,106页)


吴州(549-549)界线

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六月,侯景析置武原郡⑴,境域缩小。七月戊辰,简文帝改吴郡为吴州⑵。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城区)。⑶大宝元年(550)复为吴郡。⑷
据此,公元549年的吴州与550年的吴郡,在辖区范围上并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名称有了改变。因此,该年度吴州的界线,即是次年吴郡的范围。因此,吴州北界晋陵郡,东界信义郡、武原郡,西界吴兴郡,南界会稽郡。
推测该时期的吴州界线大致如下:北界同今无锡县与吴县界,东界北段同今昆山市界,又沿今上海市吴淞江——虬江一线向东入海,复从海边起,西南向经今上海市松江县小昆山南,向南接今浙江省平湖县界;西界北段在太湖中,东南向接今江苏吴江县与浙江湖州市界,向南沿今湖州市东界。



⑴唐·姚思廉:《梁书》卷56《侯景传》:太清三年六月,“景乃分吴郡海盐、胥浦二县为武原郡。”(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卢振华等校点本,3册,852页)
⑵唐·姚思廉:《梁书》卷4《简文帝纪》:太清三年秋七月,“戊辰,以吴郡置吴州。”(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卢振华等校点本,1册,105页)
⑶宋·范成大:《吴郡志》卷3《城郭》:“阖闾城,吴王阖闾自梅里徙都,即今郡城。”(《择是居丛书》景宋刻本。北京,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1990年,第1册,708页下)
正德《姑苏志》卷16《城池》:“府城即阖闾故城。自太伯城梅里平墟诸樊徙都于此。……自后历代皆仍其旧,至隋杨素徙城横山东,今所谓新郭也。唐武德末复还旧城。”(上海,上海书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12册,1页)
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吴县志》第一章《建置》第三节《县治》:“秦建吴县时,立治于子城东北打急路桥(今保吉利桥,位于白塔东路与平江路相交处)之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78页)
⑷唐·姚思廉:《梁书》卷4《简文帝纪》:大宝元年二月丙戌,“省吴州,如先为郡。”(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卢振华等校点本,1册,106页)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