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綿上縣 (traditional Chinese)
绵上县 (simplified Chinese)
Miansha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596 to 1045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6.82454 E 112.24809 (geo data source: 95513)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绵上县(596~1045年)治所(王尚义/王杰瑜编写)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介休县南界置,属介州,治所地无考,大致在今沁源县西北境①。大业三年(607年),属西河郡。义宁元年(617年),属义宁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属沁州。天宝元年(742年),属阳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属沁州②。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属大通监。宝元二年(1039年),属威胜军③。庆历六年(1046年),徙治大觉寺,即今沁源县绵上村④。
注:
①《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西河郡。后魏置汾州,后齐置南朔州,后周改曰介州。 统县六。隰城、介休、永安、平遥、灵石、绵上。绵上,“开皇十六年置。有沁水。”
(中华书局P852,1973年)
《元和郡县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沁州
绵上县。绵上县,本汉榖远县地。隋开皇十六年置绵上县,属沁州。以县西界有绵上地,因以为名。
(中华书局P381,1983年)
徐文范《东晋南北朝舆地表》
开皇十六年,“分沁源置绵上县。”
(《二十五史补编》第五册P6906,中华书局,1998年。)
《北周地理志》卷九河北上?介州
介休郡,治平昌。平昌,今山西介休县城关。后魏侨置平昌县于介休县界,北周又并介休入平昌。……隋开皇十八年,改曰介休。”(中华书局P826~829,1980年)
按:北周平昌县隋开皇十八年改名介休县,属介州介休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后,属介州。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置绵上县,时属介州。
关于隋唐时绵阳市上县治。据《元和郡县志》言:绵上县,西南至州七十六里。《元和郡县志》记事时沁州治今沁源县。因此,隋所置绵上县之治所应为今沁源县城以北七十多里的地方,当不出宋绵上县治左右。如《元和郡县志》言,绵上县有羊头山、沁水。而《元丰九域志》亦言,绵上县有羊头山、沁水。可为佐证。
②《旧唐书》卷三十九《志》第十九?地理二
沁州下,隋上党郡之沁源县。义宁元年,置义宁郡,领沁源、铜鞮、绵上,仍分沁源置和川,凡四县。武德元年,改为沁州。……天宝元年,改沁州为阳城郡。乾元元年,复为沁州。
绵上,隋分介休之南界,置绵上县。
(中华书局P1479,1975年)
《太平寰宇记》卷五十?河东道十一?威胜军?沁源县
义宁元年置义宁郡,领沁源、铜鞮、绵上,仍分沁源置和州凡四县。唐武德元年改为沁州,因沁水为名,二年分沁源置招远县,三年省招远县,六年以铜鞮属韩州,天宝元年改沁州为阳城郡。乾元元年复为沁州。”
③《宋朝事实》卷十八?升降州县一
威胜军,太平兴国二年置,并沁州入焉。太平兴国二年,以潞州武乡县来属。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沁源县来属。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绵上县属大通监。宝元二年来属。
《舆地广记》卷十八?河东路上?同下州威胜军
中下绵上县。隋开皇十六年分介休县之南境置,属汾州。唐武德元年属沁州。皇朝太平兴国六年,属大通监。宝元二年来属。晋文公以绵上为介之推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即此”。
《太平寰宇记》卷五十?河东道十一
大通监。领县二:交城、绵上。
绵上县,“本榖远之地,晋省穀远以其地属介休。隋开皇十六年,分介休县南界置此县,属沁州。取晋封介之推地为县名,即绵上之地也。皇朝太平兴国四年属本监。”
《文献通考》卷三百十六《舆地考二》?古冀州
大通监。宋太平兴国四年,以并州交城县铁冶建为监。六年废沁州,以绵上县来属。属河东路。旧领交城、绵上二县。天圣元年,改交城监,宝元二年复。是年,以监及交城县隶太原府;绵上县隶威胜军。
按:绵上县隶大通监,《宋朝事实》、《舆地广记》、《文献通考》皆作太平兴国六年,《太平寰宇记》作四年。绵上县隶大通监是因沁州被废而改隶的,据《宋朝事实》与《续资治通鉴》所载,沁州被废是在太平兴国六年。《续文献通考》载:臣等谨按前考河东路有大通、永利二监。序略云:宋太平兴国四年平太原以并州交城县铁冶建为监名大通。六年以交城及废沁州之绵上县为属。宝元二年以监及交城隶太原府,绵上隶威胜军。因此,今从太平兴国六年。
④《宋史》卷八十六《志》第三十九?地理二
威胜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三年,于潞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建为军。县四:铜鞮,中。武乡,上。沁源,中下。绵上。中下。
绵上,“宝元二年,自大通监来隶。庆历六年,徙治军西北大觉寺地。”
(中华书局P2136,19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