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沁源縣 (traditional Chinese)

沁源县 (simplified Chinese)

Qinyuan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528 to 1222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6.49712 E 112.32956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义宁郡 Yining Jun from 528 to 582
晋州 Jin Zhou from 583 to 595
沁州 Qin Zhou from 596 to 605
沁州 Qin Zhou from 606 to 606
上党郡 Shangdang Jun from 607 to 616
义宁郡 Yining Jun from 617 to 617
沁州 Qin Zhou from 618 to 741
阳城郡 Yangcheng Jun from 742 to 757
沁州 Qin Zhou from 758 to 980
威盛军 Weisheng Jun from 981 to 1127
沁州 Qin Zhou from 1128 to 1128
沁州 Qin Zhou from 1129 to 1222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沁源县(528~1222年)治所(王尚义/王杰瑜编写) 北魏建义元年(528年)置沁源县,为义宁郡治。治所即汉榖远县故治,亦即今沁源县城。隋开皇三年(583年),属晋州,十六年(596年)改为沁州治①。大业三年(607年),属上党郡。义宁元年(617年),复为义宁郡治。唐武德元年(618年)为沁州志。唐天宝元年(742年),为阳城郡治。乾元元年(758年)为沁州治。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属威胜军。金天会七年(1128年),属沁州②。金元光二年(1223年),升为榖州③。 注: ①《魏书》卷一百六上《地形志二》上第五?义宁郡 领县四:沁源,“建义元年置。郡治。” (中华书局P2480,1974年)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三?山西五?沁州 沁源县。穀远城在县城南,“汉县治此,晋废。《志》云:上党入河东穀远,其通途也。后讹为孤远城。魏收《志》:义宁郡治孤远城,即此。” (中华书局P1982~1983,2005年) 《山西通志》卷二十五《府州厅县考》 “北魏建义元年,始置沁源县于孤远城,即汉谷远故治也。” 又沁源“县城,即汉穀远县址。” (中华书局P2284~2285,1990年) 《元和郡县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沁州 沁源县,“本汉榖远县地,旧在今县南百五十里(校勘记:百五十里,考证:“里”,乐史作“步”,是。)孤远城是也,语音论转,故以“榖”为“孤”耳。后魏庄帝于今理置沁源县,因沁水为名也,属义宁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晋州。十六年置沁州,县属焉。” (中华书局P381,1983年) 《太平寰宇记》卷五十?河东道十一?威胜军 理铜鞮县。领县三:铜鞮、武乡、沁源。 又沁源县,“汉榖远县地,原属上党。旧县在今县南一百五十步沁源孤远故城是也。按《晋地记》云:榖远今名孤远,因后语訛耳。后魏建义元年于今所置沁源县,因沁水名之,属义宁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属晋州,十六年置沁州,县来属。皇朝割隶軍。 ②《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上党郡 沁源,“后魏置县及义宁郡,开皇初废。十六年置沁州。又义宁县十八年改为和川。大业初州废,又废和川县入。” (中华书局P849,1973年) 《旧唐书》卷三十九《志》第十九?地理二?河东道三 “沁州下,义宁元年,置义宁郡,领沁源、铜鞮、绵上,仍分沁源置和川,凡四县。武德元年,改为沁州。二年,分沁源置招远县,三年,省招远县。六年,以铜鞮属韩州。天宝元年,改沁州为阳城郡。乾元元年,复为沁州。” 又沁源,“汉谷远县。州所治。后魏改为沁源” (中华书局P1479,1975年) 《新唐书》卷三九《志》第二九?地理三 “沁州阳城郡,下。本义宁郡,义宁元年置,天宝元年更郡名。” 县三:沁源、中。武德二年析置招远县,三年省。和川、中。义宁元年析沁源置。绵上。中。 《宋史》卷八六《志》第三九?地理二 威胜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三年,于潞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建为军。县四:铜鞮、武乡、沁源、绵上。 (中华书局P2136,1977年) 《宋朝事实》卷十八?升降州县一 威胜军,太平兴国二年置,并沁州入焉。太平兴国二年,以潞州武乡县来属。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沁源县来属。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绵上县属大通监。宝元二年来属。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三?山西五?沁州 沁源县,“后魏建义初,置沁源县,兼置义宁郡治焉。隋初郡废。开皇十六年,置沁州治此。大业初州废,县仍属上党郡。义宁初,复为义宁郡治,唐初复置沁州治此。宋改置威胜军,县属焉。金因之。元光二年,升为穀州。 (中华书局P1982,2005年) 《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二十?沁州 建置沿革:沁源县“后魏建义元年置沁源县兼置义宁郡。隋开皇初郡废,十六年于县置沁州。大业初州废属上党郡。义宁元年复置义宁郡。唐武徳元年复曰沁州。天宝元年改为阳城郡,乾元初复曰沁州,属河东道。五代因之。宋太平兴国五年废沁州,以县属威胜军。金初属沁州,元光二年于县置穀州元初穀州。 雍正《山西通志》卷三《沿革》?沁州 沁源县,“汉穀远县地,隶上党郡。北魏建义元年置沁源县为义宁郡治。”“隋开皇初义宁郡废,十六年置沁州及义宁县,十六年置绵上县,十八年改义宁为和川,大业初州废,又废和川入沁源县,隶上党郡。唐志义宁元年析置和川县,唐武德二年析置招远县,三年省和川为中县,又置绵上县为中县。宋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县隶威胜军,绵上为中下县。宝元二年亦自大通监來隶。金元光二年十一月升为穀州。 ③《金史》卷二十六《志》第七?地理下 沁州,中,刺史。锦山郡。宋威胜军,天会六年升为州。元光二年升为节镇,军曰义胜。县四、镇一:铜鞮、武乡、沁源、绵上。镇一,南关。 沁源,“天光二年十一月升为榖州。” (中华书局P639~640,1975年)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