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嶲唐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嶲唐县 (simplified Chinese)

Guitang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109 to 342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25.66194 E 99.12735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益州郡 Yizhou Jun from -109 to 13
益州郡 Yizhou Jun from -109 to 22
益州郡 Yizhou Jun from 14 to 66
益州郡 Yizhou Jun from 23 to 66
永昌郡 Yongchang Jun from 69 to 75
永昌郡 Yongchang Jun from 76 to 342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嶲唐县(公元前109年-公元342年)治所(陆韧编写)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属益州郡①。永平十年(公元67年),东汉王朝置益州郡西部都尉,嶲唐属西部都尉,县为都尉治②。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置永昌郡,嶲唐县改属之③。永平十二年(69年)至建初元年(76年)间嶲唐为永昌郡治④。三国蜀汉仍属永昌郡⑤。两晋朝因之⑥。治所疑在今云南省云龙县漕涧⑦。东晋咸康八年(342年)废⑧。

①《汉书》卷28《地理上》记载:“益州郡,武帝元封二年开。……县二十四;滇池,双柏,同劳,铜濑,连然,俞元,收靡,穀昌,秦臧,邪龙,味,昆泽,叶榆,律高,不韦,云南,嶲唐,弄栋,比苏,贲古,毋棳,胜休,健伶,来唯。”(中华书局1962年西北大学历史系校点本,第六册,1601页)。
②《后汉书》卷86《西南夷传·哀牢传》引《古今注》曰:“永平十年,置益州西部都尉,居巂唐。”(中华书局1965年宋云彬等校点本,第十册,2849页)。
③《后汉书》卷113《郡国五》:“永昌郡,明帝永平十二年分益州置。雒阳西七千二百六十里。八城,户二十三万一千八百九十七,口百八十九万七千三百四十四。不韦出铁。巂唐、比苏、楪榆、邪龙、云南、哀牢,永平中置,故牢王国。博南,永平中置。南界出金。”(中华书局1965年宋云彬等校点本,第十二册,3513-3514页)。
④《后汉书》卷2《显宗孝明帝纪》记载:“十二年春正月,益州徼外夷哀牢王相率内属,于是置永昌郡,罢益州西部都尉。”(中华书局1965年宋云彬等校点本,第一册,114页)。《后汉书》卷86《西南夷传·哀牢传》载:“先是,西部都尉广汉郑纯为政清絜,化行夷貊,君长感慕,皆献土珍,颂德美。天子嘉之,即以为永昌太守。纯与哀牢夷人约,邑豪岁输布贯头衣二领,盐一斛,以为常赋,夷俗安之。纯自为都尉、太守,十年卒官。建初元年,哀牢王类牢与守令忿争,遂杀守令而反叛,攻巂唐城。太守王寻奔楪榆。”(中华书局1965年宋云彬等校点本,第十册,2851页)。可见,东汉永平十年(67年)置西部都尉,以巂唐为治。永平十二年(69年)东汉置永昌郡后,郑纯即任第一任永昌太守,他“化行夷貊”,大有成效,在任十年卒官,约为东汉建元元年(76年)。郑纯死后,发生了“哀牢王类牢与守令忿争,遂杀守令而反叛,攻巂唐城。太守王寻奔楪榆”之事,由此说明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置永昌郡至建初元年(76年)间,巂唐是永昌郡治,它应在不韦之北,地近叶榆,处于东汉对付哀牢的桥头堡地位,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⑤《二十五史补编》收洪亮吉撰,谢钟英补注《补三国疆域志补注》称蜀汉永昌郡领八县,其中有巂唐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三册,3102-3103)。
⑥《晋书》卷14《地理上》记载:“永昌郡,汉置,统县八,户三万八千。不韦、永寿、比苏、雍乡、南涪、嶲唐、哀牢、博南。”(中华书局1974年吴则虞等校点本,第二册,441页)。常璩《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记载永昌郡有八县,即“不韦县,故郡治。比苏县,哀牢县,永寿县,今郡治。巂唐县,有周水从徼外来。雍乡县、南涪县,有翡翠、孔雀。博南县。”(刘琳校注本,巴蜀书社,1984年,436-440页)。
⑦嶲唐治所,史籍并无明确记载。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说:“嶲唐废县,在州南。……南诏为云龙甸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十册,5167页)。嘉庆《清一统志》卷478《云南统部·大理府·古迹》说:“嶲唐废县,在云龙州南。”(《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43册)。明清之际的云龙州范围相当于今云龙县,治今云龙县宝丰,故嶲唐县当在今云龙县南部。又《汉书》卷28《地理志上》称:“嶲唐,周水首受徼外。又有类水,西南至不韦,行六百五十里。”(中华书局标点本,(中华书局1962年西北大学历史系校点本,第六册,1601页)。常璩《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记:“嶲唐县,有周水从徼外来。”(刘琳校注本,巴蜀书社,1984年,439页)。则嶲唐在周水与类水之间。《水经注·若水注》说:“兰苍水又东北迳不韦县与类水合,水出嶲唐县,汉武帝置。类水西南流,曲折又北流,东至不韦县,注兰苍水。”(陈桥驿:《水经注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622页)。知嶲唐在周水与兰苍水之间,处于类水与兰苍江汇合处。钱坫《新校注地理志》释周水为怒江,可从。今云龙县境内,有两水为澜沧江支流,一是沘江,今同名,嘉庆《清一统志》卷478《云南统部·大理府·山川》记载:“沘江,在云龙州东,即雒马江,又名顺江。自丽江府老君山后发源,入州境,名沘江。又南流注澜沧江。”(《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43册)。沘江在明清州治宝丰城东,也在澜沧江东。一是漕涧河,在澜沧江之西的怒江与澜沧江之间,在今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附近汇入澜沧江,属汉晋时期的不韦县境。从地望看,漕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