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龍陽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龙阳县 (simplified Chinese)
Longya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222 to 1107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28.91177 E 111.96997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龙阳县(222-1107年)治所(傅林祥编写)
三国吴置。⑴属武陵郡。治所即今湖南汉寿县驻地城关镇。⑵晋、南朝宋、齐、梁、陈因之。⑶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属朗州。⑷大业三年(607)属武陵郡。⑸唐武德四年(621),地入唐,属朗州。⑹天宝元年(742),属武陵郡。⑺乾元元年(758)复属朗州。⑻北宋乾德元年(963),地入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属鼎州。⑼北宋大观中改为辰阳县。⑽
⑴《宋书》卷37《州郡三》:“龙阳侯相,《晋太康地志》、何《志》吴立。”(北京,中华书局,4册,1126页)
按:因无具体时间,暂作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置。
⑵嘉庆《清一统志》卷364《常德府一》:“龙阳县,在府东少南八十里。……汉索县地,后汉汉寿县地,三国吴析置龙阳县,属武陵郡。晋以后因之。唐属朗州。宋初属鼎州。大观中,改曰辰阳。绍兴三年复故。五年置军使。三十年复为县,属常德府。元元贞初升为州,属常德路。明洪武九年复降为县,属常德府。本朝因之。”
《湖南省志》第2卷《地理志(修订本)》第2篇《沿革》:“汉寿县在西汉时为索县地。东汉改索县为汉寿县。治所均在今常德县境(见前索县故城条)。三国吴,改汉寿县为吴寿县。赤乌十一年(公元248年),分吴寿县置龙阳县,设治所于今县城。隋并临沅、沅南、汉寿三县为武陵县,割汉寿县之半入龙阳县。(见光绪《湖南全省舆图》)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升龙阳为军,移治黄城砦。三十年(公元1160年),迁回原治。(见《宋史?地理志》)傅角今编《湖南地理志》:‘现韩坡堤、竹子坡堤、鸡公堤、铁门关堤,即前故城城脚故址,堤势围连,犹可想见城墙形势也。“(页503)元、明、清治所未变。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龙阳县为汉寿县。”(湖南人民出版社,上册,658页)
⑶《晋书》卷15《地理下》;北京,中华书局,2册,456页。
《宋书》卷37《州郡三》;北京,中华书局,1126页。
《南齐书》卷15《州郡下》;北京,中华书局,1册,276页。
洪齮孙,《补梁疆域志》卷3;北京,中华书局,《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4411页。
臧励和,《补陈疆域志》卷3;北京,中华书局,《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4464页。
⑷唐?魏徵:《隋书》卷31《地理下》:“武陵郡,梁置武州,后改曰沅州。平陈,为朗州。统县二。”(中华书局,第3册,第890页)
⑸唐?魏徵:《隋书》卷3《炀帝本纪上》:大业三年四月“壬辰,改州为郡。”(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汪绍楹等校点本,1册,67页)
⑹晋?刘昫:《旧唐书》卷40《地理三》:“朗州下,隋武陵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朗州。”(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册,第1615页)
⑺晋?刘昫:《旧唐书》卷40《地理三》:“天宝元年,改为武陵郡。”(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册,第1615页)
⑻晋?刘昫:《旧唐书》卷40《地理三》:“乾元元年,复为朗州。”(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册,第1615页)
⑼元?脱脱:《宋史》卷88《地理四》:“常德府,本鼎州,武陵郡,常德军节度。乾德二年,降为团练。本朗州。大中祥符五年,改今名。”(中华书局,1977年校点本,第7册,第2194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9:大中祥符五年十一月壬子,“改朗州为鼎州”。
⑽元?脱脱:《宋史》卷88《地理四》:“龙阳。中。大观中,改辰阳。绍兴元年复旧。五年,升军使,移治黄城砦。三十年,复县。”(中华书局,1977年校点本,第7册,第2195页)
按:此处“大观中”暂作大观二年(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