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陰山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阴山县 (simplified Chinese)

Yinshan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20 to 588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26.99599 E 113.25383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part of:

桂阳郡 Guiyang Jun from -20 to 13
南平郡 Nanping Jun from 14 to 22
桂阳郡 Guiyang Jun from 23 to 27
桂阳郡 Guiyang Jun from 28 to 57
桂阳郡 Guiyang Jun from 58 to 256
湘东郡 Xiangdong Jun from 257 to 394
湘东郡 Xiangdong Jun from 395 to 588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阴山县(前20-588年)治所(傅林祥编写)

西汉末年,侯买奴嗣,除阳山侯国,改置阴山县。⑴治所在今湖南攸县驻地城关镇西北荫山港一带。⑵东汉因之,属桂阳郡。⑶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属湘东郡。⑷晋、南朝宋、齐、梁、陈因之。⑸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废入湘潭县。⑹

⑴《汉书》卷15下《王子侯表第三下》载阳山节侯宗之子“侯买奴嗣,免。”(北京,中华书局,第2册,第500页)无免国的具体时间。现暂定在汉成帝鸿嘉元年(前20年),待详考。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第十章《长沙国沿革》:“据推恩法,阳山侯国地必原属长沙国,而后才别属桂阳郡。所以这个阳山县必非阳山侯国。因刘姓长沙国势不能越过整个桂阳郡而有此阳山县。因此,只有位于桂阳郡北部与长沙国交界处的阴山县才是阳山侯国所在地。阴山县本来就叫阳山,封侯后别属桂阳郡。只办为该地风水太好,所以才改名阴山。其实,改名的原因恐怕也在于,如果不改,则桂阳一郡之中有两个阳山县,不合适。《洣水注》在提到阴山县时,就说道:‘本阳山县也,县东北犹有阳山故城。’可谓明确已极。至于《王子侯表》无阴山侯,则是正确的,因刘宗受封之时,本称阳山。”
要之,《汉志》阴山县下注侯国是正确的,倒是阳山县下的‘侯国’二字乃传写所衍。因此,应劭在阳山县下注‘今阴山也’,虽于地望有误,但说明了阳山侯封地乃在阴山县。(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26页)
⑵《读史方舆纪要》卷80《湖广六》:“阴山城,在县西北六十里。汉置县,属桂阳郡,三国吴时改置于此,属湘东郡。”
《湖南古今地名辞典》:“阴山港一带有汉墓群,有古阴山县故城遗址。”(湖南出版社,第82页,浊江条)
⑶《续汉书?郡国志》桂阳郡有阴山县(《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2册,3483页)
⑷《宋书》卷37《州郡二》:“阴山令,阴山乃是汉旧县,而属桂阳。吴湘东郡有此阴山县,疑是吴所立。”(北京,中华书局,4册,1132页)
吴增仅、杨守敬:《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元和志》、《寰宇记》并云东汉省阴山入含洭。”(《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2956页。)又:“阴山沈《志》云:《吴录》湘东郡有此县。《方舆纪要》:吴省桂阳阴山县,别置阴山,属湘东。”(同上,2954页)
⑸《晋书》卷15《地理下》;北京,中华书局,2册,457页。
《宋书》卷37《州郡三》;北京,中华书局,4册,1132页。
《南齐书》卷15《州郡下》;北京,中华书局,1册,288页。
洪齮孙,《补梁疆域志》卷3;北京,中华书局,《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4419页。
臧励和,《补陈疆域志》卷3;北京,中华书局,《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4463页。
⑹《隋书》卷31《地理下》:“湘潭,平陈,废茶陵、攸水、阴山、建宁四县入焉。”(北京,中华书局,3册,896页)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