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湘陰縣 (traditional Chinese)
湘阴县 (simplified Chinese)
Xiangyin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590 to 952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28.60768 E 112.84966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湘阴县(590-952年)治所(傅林祥编写)
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废湘阴县入岳阳县,寻改岳阳县为湘阴县。⑴治所在今湖南湘阴县驻地文星镇西南。⑵属玉州。开皇十二年(592)属岳州。⑶大业初,属罗州。⑷大业三年(607),属巴陵郡。⑸唐武德四年(621),地入唐,属巴州。⑹武德六年,属岳州。⑺天宝元年(742),属巴陵郡。乾元元年(758)复属岳州。⑻后周广顺三年(953)迁治今湖南汩罗市驻地城关镇南川山坪镇湖鼻山东麓。⑼
⑴⑶《隋书》卷31《地理下》:“平陈,废郡及湘阴入岳阳县,置玉州。寻改岳阳为湘阴,废玉山县入焉。十二年废玉州。”(中华书局,第3册,第895页)
按:暂以开皇十年(590)为改名的年份。
⑵嘉靖《长沙府志》卷4《建置纪》:“湘阴县治,古县治居白乌潭,去县南二十里。后周广顺三年,许可从以大理评事摄县事,迁今治,即罗县东白茅村。宋绍兴郡人胡昭以运干摄县事,迁县治于赤竹城。知县李植仍复今治。”(中国书店,《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37册,第94页)
《湖南省志》卷2《地理志(修订本)》第二篇《沿革》:“南北朝宋置县时,县治在今县西北50里。(见《读史方舆纪要》卷80,湖广6)或以为今县治北75里琴棋望即是当时的县治。(见光绪《湘阴县图志》隋唐间,县治屡次迁徙,地点何在,各说不一。光绪《湖南通志》引府志:‘隋、唐湘阴县城在今县南二十里白鸟潭。’(卷41)又引县志:‘岳阳县治县北之夹城,隋改岳阳为湘阴,则湘阴当治夹城。’光绪《湘阴县图志》则以为南北朝梁时湘阴县曾徙治黄华城,隋时徙治今县治东北60里的古罗城,唐时可能徙治今县治东57里的城江城。以上三说互异。至五代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迁治今县治东南43里的白茅城。宋绍兴(公元1131-1162年)初,迁治今县治南22里的赤竹城,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始迁今治。(见光绪《湘阴县图志》)以后无变更。”(574页)
按:暂采白鸟潭说。因今地图集上已不易找到白乌潭地名,同《中国历史地图集》方位。
⑷唐?魏徵:《隋书》卷31《地理下》:“巴陵郡,梁置巴州。平陈,改曰岳州,大业初改曰罗州。”(中华书局,第3册,第895页)
一说大业三年改名。《元和郡县志》卷27《江南道三》:“隋开皇九年改为岳州,大业三年为罗州。武德六年,复为岳州。”(中华书局,第656页)
按:据《隋书》卷3《炀帝本纪上》:大业三年四月“壬辰,改州为郡。”(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汪绍楹等校点本,1册,67页)则《元和志》云大业三年改岳州为罗州有误。现以大业元年(605)为改名之时间。
⑸唐?魏徵:《隋书》卷3《炀帝本纪上》:大业三年四月“壬辰,改州为郡。”(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汪绍楹等校点本,1册,67页)
⑹晋?刘昫:《旧唐书》卷40《地理三》:“岳州下,隋巴陵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巴州。领巴陵、华容、沅江、罗、湘阴五县。”(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册,第1611页)
⑺宋?欧阳修:《新唐书》卷41《地理五》:“岳州巴陵郡,中。本巴州,武德六年更名。”(中华书局,1975年校点本,第4册,第1069页)
《舆地纪胜》卷69《荆湖北路》:“萧铣以罗叛。(大业十三年,罗县令萧铣起兵,即位于此。)唐平萧铣,置巴州。(《旧唐志》:武德四年平萧铣,置巴州,领巴陵、华容、沅江、罗、湘阴五县。他书皆不载焉。)”(中华书局,第3册,第2337页)
⑻晋?刘昫:《旧唐书》卷40《地理三》:“天宝元年,改为巴陵郡。乾元元年,复为岳州。”(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册,第1611页)
⑼嘉靖《长沙府志》卷4《建置纪》:“湘阴县治,古县治居白乌潭,去县南二十里。后周广顺三年,许可从以大理评事摄县事,迁今治,即罗县东白茅村。宋绍兴郡人胡昭以运干摄县事,迁县治于赤竹城。知县李植仍复今治。”(中国书店,《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37册,第94页)
稍后成书的嘉靖《湘阴县志》卷1:“今治即罗之白茅村。绍兴初,避杨么,又迁于南十七里赤竹城。绍兴五年再迁今治。”(中国书店,《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38册,第476页)
康熙《长沙府志》卷1《建置》同嘉靖《长沙府志》。(同上,第257页)
按:据此,后周广顺三年,湘阴县有过迁徙。按所引资料,迁治的地点,即明清湘阴县治所,亦即今治。如此,则与“即罗县东白茅村”有矛盾。因罗县故治即罗子国城城遗址,在今汩罗市区北5公里处,有古器物出土,已为定论。白茅村又在罗县东,与今湘阴县治根本不可能在同一处。自清光绪《湘阴县图志》起,多将今汩罗市南白茅城遗址作故罗县的“白茅村”。惟白茅城亦不在罗县故治东,而在罗县故治南,与上述引文也有矛盾。因此,上述引文“迁今治,即罗县东白茅村”一句,疑有误。如果改作“迁今治东,即罗县白茅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