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懷安縣 (traditional Chinese)
怀安县 (simplified Chinese)
Huai'an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208 to 588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0.46416 E 119.11210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怀安县(208—588年)治所(邹逸麟编写)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置,属丹阳郡。①故治在今安徽宁国县南宁国墩。②晋太康二年(281年)属宣城郡。③宋、齐、梁、陈因之。④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省入宣城县。⑤
①《太平寰宇记》卷103宣州宁国县:“怀安故城在县东南一百里。《地理志》云:吴大帝分宛陵之地置,属丹阳郡。至景帝时属故鄣郡。晋太康二年属宣城郡。梁承圣年中属丹阳郡。至陈天嘉五年废入宣城县。今为宁国界。”(光绪金陵书局本)《舆地纪胜》卷19《江南东路》宁国府古迹:“怀安故城在宁国县东四十里。《方舆志》云:吴大帝分宛陵置怀安县,属丹阳郡。至晋永嘉废入宣城。”(第1册,878页。中华书局影印惧盈斋本,1992年)吴大帝(孙权)何年置,无考。据《三国志》卷47《吴主传》,建安五年“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於是“分部诸将,镇抚山越。”建安十三年平皖南山区。“是岁,……分歙为始新、新定、黎阳、休阳,以六县为新都郡。”(第5册,1116——1117页)可见此时吴国对对皖南地区政区有所调整。故今姑作建安十三年(208年)置怀安县。
《晋书》卷15《地理志下》:宣城郡领有怀安县。(第2册,460页)
②《清嘉庆一统志》第39册,卷116《宁国府二?古迹》:“怀安故城,在宁国县东南。三国吴分宛陵置。属丹阳郡。晋改属宣城郡。宋齐以后因之。隋初省入宣城县。《寰宇记》:怀安故城在宁国县东南一百里。陈天嘉五年废入宣城县。今为宁国界。《明统志》,在县南四十里。”今宁国县东南四十里左右宁国墩,疑是。见今安徽省地图册宁国县图(福建地图出版社,1984年)
③《晋书》卷15《地理志》:扬州:“及晋平吴,……分丹阳之宣城、宛陵、陵阳、安吴、泾、广德、宁国、怀安、石城、临城、春榖十一县立宣城郡,理宛陵。”(第2册,459页)“宣城郡,太康二年置。”(460页)《宋书》卷35《州郡志一》:“宣城太守,晋武帝太康元年分丹阳立。”(第4册,1034页)《水经?沔水注》:“(石城县)太康元年隶宣城郡。”(《水经注疏》本,下册,2432页。江苏古籍出版社,)杨疏以为《晋志》二年为元年之误。按太康元年三月平吴,五月“引晧升殿,群臣咸称万岁。”(见《晋书?武帝纪》)是江南甫定,百事待举,未必当年即改郡县。如毗陵典农校尉,太康二年改为毗陵郡,,晋安、南康二郡皆太康三年置。当为平吴后次年才大规模调整郡县,较为可信。故从《晋志》作二年。
④《宋书》卷35《州郡志一》宣城太守领怀安令。(第4册,1035页)《南齐书》卷15《州郡志上》宣城郡领怀安县。(第1册,254页)
⑤《隋书》卷31《地理志下》:“宣城郡,旧置南豫州。平陈,改为宣州。统县六:……宣城,旧曰宛陵,置宣城郡。平陈,郡废。仍并怀安、宁国、当涂、浚遒四县入焉。大业初郡。”(第3册,8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