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襄陽郡 (traditional Chinese)

襄阳郡 (simplified Chinese)

Xiangyang Jun (Pinyin)

type: jun commandery
temporal span: from 265 to 316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1.66816 E 112.30742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no parents
sub 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襄阳郡(265年—316年)治所(钱林书编写)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迁治宜城县置,属荆州。治宜城县,(1)在今湖北宜城县东南十余里楚皇城遗址。(2)领有宜城、中庐、临沮、邔、襄阳、山都、上黄县。(3)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又迁治襄阳县。(4)

注:
(1)吴增仅、杨守敬《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3《魏荆州部七》第六格襄阳郡治襄阳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2880页)《晋书》卷15《地理志下-荆州》襄阳郡治宜城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册,455页)《读史方舆纪要》卷79《湖广-襄阳府》宜城县:“晋初为襄阳郡治,后仍属襄阳郡。”(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4册,3382页)按:故作西晋泰始元年(265年)迁治宜城县。而清《嘉庆一统志》卷347《襄阳府-古迹》宜城故城:“晋属襄阳郡。”(《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24册,1页)又杨守敬《西晋地理图》作襄阳郡治襄阳。(清宣统元年九月刊,南三卷西二页)与之不同。
(2)《水经》:沔水“又南过宜城县东,夷水出自房陵县,东流注之”。《沔水注》:沔水自新陂东入城,城故鄢郢之旧都,秦以为县。汉惠帝三年改曰宜城。杨守敬按:《汉志》,宜城故鄢,惠帝三年,更名。是秦曰鄢。在今宜城县南十里。(《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下册,2396页)《元和郡县图志》卷21《山南道-襄州》宜城县故宜城:“在县南九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上册,531页)清《嘉庆一统志》卷347《襄阳府-古迹》宜城故城:“在今宜城县南。……《元统志》:汉宜城故城,在今县南十五里。”(《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28册,2页)据牛汉平《清代政区沿革综表-湖北省总表》,襄阳府宜城即今湖北宜城县。(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237页)又黄盛璋《关于湖北宜城楚皇城遗址及其相关问题》:在今宜城县东南十余里的楚皇城遗址,是楚鄢都、汉宜城县。(有地图,见《历史地理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420、412页)按:唐后期至清,宜城县治即今宜城县。当作故宜城县治在今湖北宜城县东南十余里楚皇城遗址。而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谓在“今宜城县北20里外。”(湖北武汉,湖北大学出版社,1988年,330页)
(3)《晋书》卷15《地理志下-荆州》襄阳郡领有领有宜城、中庐、临沮、邔、襄阳、山都、邓城、鄾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册,455页)据清洪亮吉《东晋疆域志》卷2《荆州》襄阳郡鄾县下曰:“《图经》晋置,后省。”新野郡邓县下曰:“按《晋书-地理志》义阳郡有邓县,襄阳郡复有邓城县。疑误。”(《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3611、3613页)清方恺《新校晋书地理志-荆州》襄阳郡下考曰:“今考杜氏左传《释例》邓国义阳邓县鄾,在邓县南。本志中篇略纪太康郡县,适当杜预作镇襄阳时,岂有现存鄾县不列于注,反云在邓县南之理。至邓与邓城二县重出,洪氏已辩其非,无可回护。若《图经》云晋置鄾县,由《晋志》而误也。”(《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3573页)又清《嘉庆一统志》卷347《襄阳府-古迹》邓县:晋“又分置邓城县,属襄阳郡,寻废。”(《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28册,2页)故邓、鄾二县晋时不予表示。又《水经注疏》卷28《水经-沔水注》:“晋武帝平吴,割临沮之北乡,中庐之南乡,立上黄县。”会贞曰:《宋志》晋无上黄县,误。《晋志》亦脱此县。晋属襄阳郡。(江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下册,2394页)当作上黄县也属襄阳郡。
(4)清洪亮吉《东晋疆域志》卷2《荆州》襄阳郡治襄阳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3610页)民国《湖北通志》卷5《舆地志-沿革》宜城县:晋初宜城为襄阳郡治,后襄阳郡徙,宜城属焉。(台湾,华文书局,民国十年重刊本,1967年,1册,152页)姑作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又迁治襄阳县。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