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南郡 (traditional Chinese)

南郡 (simplified Chinese)

Nan Jun (Pinyin)

type: jun commandery
temporal span: from 23 to 78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0.35044 E 112.19077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no parents
sub 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南郡(23年—78年)治所和界线(钱林书编写)

刘玄更始元年(23年)改南顺郡置。治江陵县,(1)即今湖北省江陵县。(2)领有江陵、临沮、夷陵、华容、宜城、郢、邔、当阳、中卢、枝江、襄阳、编、姊归、夷道、州陵、若、巫、高成县。(3)东汉建武六年(30年)省郢、若、高成县。(4)永平元年(58年)增领鄀侯国。(5)建初四年(79年)又改为江陵王国。(6)

注:
(1)《汉书》卷28上《地理志八上》南郡:秦置。“莽曰南顺。”治江陵县:“莽曰江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册,1566页)《后汉书志》第22《郡国志四》有南郡治江陵县。(《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2册,3479页)按:王莽败后,全国复汉旧郡、县名,但何时复名,未详。据《后汉书》卷11《刘玄刘盆子传》:更始即帝位,建元曰更始元年(23年),“是时海内豪桀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以待诏命,旬月之间,徧于天下”。(2册,469页)据此,姑作刘玄更始元年(23年)复名南郡,治江陵县。
(2)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8《湖广四-荆州府》江陵县江陵城:今府治。秦时改郢置江陵县于此,为南郡治。汉亦为南郡治,后汉因之。……《城邑考》:郡城相传汉末关羽所筑,晋桓温增修之。明初因旧城改筑,嘉靖九年重修,周十八里有奇。(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4册,3333页)据牛汉平《明代政区沿革综表-湖广省总表》,荆州府江陵县治,即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年,133页)按:故江陵县治,当即今湖北省江陵县。而《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山南东道》荆州江陵府江陵县:“汉县,南郡治所也。故楚都之郢城,今县北十里纪南城是也。后治于郢,在县东南。今治所,晋桓温所筑也。”(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册,1552页)与之北同。
(3)《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八上》南郡领有县十八:江陵、临沮、夷陵、华容、宜城、郢、邔、当阳、中卢、枝江、襄阳、编、姊归、夷道、州陵、若、巫、高成。(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册,1566页)
(4)《后汉书志》第22《郡国志四》南郡领有江陵、巫、姊归、中卢、编、当阳、华容、襄阳、邔、宜城、鄀、临沮、枝江、夷道、夷陵、州陵、佷山十七个县或侯国,无郢、若、高成三县。(《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2册,3479、3480页)当为东汉初省。据《後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下》建武六年(30年):“六月辛卯诏曰:‘夫张官置吏,所以为人也。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其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并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册,49页)故作东汉建武六年(30年)省郢、若、高成县。
(5)《后汉书志》第22《郡国志四》南郡鄀侯国:“永平元年(58年)复。”(《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2册,3480页)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曰:“明帝永平元年,复置鄀县(《续汉志》)。鄀,《汉志》作若。《续汉志》既言‘永平元年复’,姑鄀县当在东汉初年一度省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201页)按:此侯国所封未详,故作永平元年(58年)封。
(6)《后汉书》卷3《肃宗孝章帝纪》:建初四年(79年)四月“己丑,徙巨鹿王恭为江陵王。……(元和二年)江陵复为南郡。”(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册,137、152页)按:当建初四年(79年)南郡改为江陵王国。而《后汉书》卷50《彭城靖王恭传》:“建初三年(78年),徙封江陵王,改南郡为国。”(6册,1670页)与之小异。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