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高郵府 (traditional Chinese)

高邮府 (simplified Chinese)

Gaoyou Fu (Pinyin)

type: fu superior prefecture
temporal span: from 1291 to 1367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2.79071 E 119.43733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江淮行省 Jianghuai Xing from 1291 to 1291
河南江北行省 Henanjiangbei from 1292 to 1351
淮南江北行省 Huainanjiangbe from 1352 to 1356
江淮行省 Jianghuai Xing from 1366 to 1367
sub 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高邮府(1291-1367年)治所和界线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割扬州路高邮府为散府,直隶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淮东道宣慰司,治高邮县(今江苏高邮市),领高邮、兴化、宝应三县(1)。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为州,改属扬州府(2)。

府界:
1,东界:兴化县东至今兴化县东丁溪,此东为海(3)。兴化县北以大纵湖心、界河为界(4)。宝应县东抵盐城县射阳湖中流,同今界(5)。
2,北界:北至黄浦镇,同今界(6)。
3,西界:宝应县西至盱眙县衡阳,,亦同今金湖县西界,又北以今洪泽湖东岸为界(7)。高邮州西以今高邮市西南菱塘桥为界,同今高邮市西界(8)。
4,南界:兴化县南以今兴化县南蚌蜒河为界(9)。高邮县南至露筋,与江都县按界,同集邮界(10)。

注:
(1)《元史》卷59《地理志二》:扬州府,“后改立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移治汴梁路,复立淮东道宣慰司,割出高邮府为散府,直隶宣慰司。”同书卷:高邮府,“至元二十年,废安宜府为宝应县来属,又并录事司,改高邮踬为府,属扬州路,今隶宣慰司。领县三:高邮、兴化、宝应。”(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5册,1414、1417页)按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置于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河南江北行省即置于是年。
(2)《明史》卷40《地理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917页。
(3)《嘉靖惟扬志》卷2《疆里志》:兴化县,“东抵泰州丁溪场。”(《天一阁臧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影印,1981年,12册,10页)按丁溪场即今大丰县西南丁溪,其东为海,元时当同。
(4)《嘉靖惟扬志》卷2《疆里志》:兴化县,“北至盐城县界六十里。”(同上引书,11页)清咸丰《重修兴化县志》卷1《疆域》:“北四十五里至大纵湖心,与盐城分界。”西北至盐城沙沟镇五十四里,欧张志作六十里。”(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册,1页)据此,《嘉靖志》所谓“北至盐城县六十里”乃指北至沙沟镇而言,按沙沟镇即今兴化县西北沙沟镇,其东是大纵湖,又东为兴盐界河(清名界河)(《江苏省地图集》,43页)则元至清兴化、盐城二县以沙沟镇、大纵湖和界河为界,元时当同。
(5)《嘉靖惟扬志》卷2《疆里志》:宝应县,“东抵盐城县射阳湖中流”,“东至射阳湖中流为路一百一十里。”(同上引书,11页)按射阳湖在今宝应县东以射阳镇为中心的周围湖泊,东跨盐城县界,清《嘉庆一统志》卷93《淮安府·山川》:“射阳湖,在山阳县东南七十里,接盐城、阜宁及扬州府宝应界。”(《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31册,25页)清道光《宝应县图经》卷2《疆域》引雍正《扬州志》:“东南九十五里至军炉庄,按盐城县界。乾隆《江南志》:东七十里至射阳镇盐城县界。”(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册,193页)按射阳镇即今宝应县东北射阳镇,其东为宝应、盐城二县界(《江苏省地图集》,44页),则大致同今界,明时乃承袭元代。
(6)《嘉靖惟扬志》卷2《疆里志》:宝应县,“北抵山阳县黄浦镇。”(同上引书,11页)按今宝应县北黄浦镇,其北与淮安县(明清山阳县)为界,则明代同今界,明时乃承袭元代。
(7)《嘉靖惟扬志》卷2《疆里志》:宝应县,“西抵盱眙县衡阳村。”(《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2册,11页)光绪二十一年《江苏全省舆图·宝应县图》;西抵衡阳,与盱眙县界。同上引书,190——191页)又光绪二十一年《江苏全省舆图·宝应县图》:“衡阳巡检驻黎城镇。”(同上引书,同页)按今金湖县驻黎城镇,金湖县西界即清代宝应县西界,亦同今界。光绪二十一年《江苏全省舆图·宝应县图》:县西与山阳县接界处,属山阳县西南周桥(同上引书,190——191页)按周桥即今洪泽县西南周桥,位于洪泽湖东岸(《江苏省地图集》,1978年,54页)则宝应县西界以今洪泽湖东岸为界,此为明清时界,元时大致相似。
(8)《嘉靖惟扬志》卷2《疆里志》:高邮州,“西抵天长县凌塘桥。”(同上引书,10页)按今高邮市西南菱塘桥,其西为安徽天长县界(《江苏省地图集》44页)则元、明时高邮州西界同今高邮市西界。
(9)《嘉靖惟扬志》卷2《疆里志》:兴化县,“南抵泰州蚌沿河。”(同上引书,10页)按今兴化县南蚌蜒河(《江苏省地图集》,43页)则元、明时兴化县以今蚌蜒河为界。
(10)《嘉靖惟扬志》卷2《疆里志》:高邮州,“南抵江都县露筋庙。”“南至露筋庙为路三十里。”(同上引书,10页)按今江都县西北露筋北为高邮市界(《江苏省地图集》,40页)则元、明时高邮、江都二县以此为界,同今界。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