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高郵路 (traditional Chinese)
高邮路 (simplified Chinese)
Gaoyou Lu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1277 to 1282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2.79071 E 119.43733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高邮路(1277-1282年)治所和界线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高邮军为高邮路,治高邮县(今江苏高邮市),领高邮、兴化二县。属江淮等处行中书省。二十年(1283年)改高邮路为府,以宝应县属之,属扬州路(1)。
路界:
1,东界:兴化县东至今兴化县东丁溪,此东为海(2)。
2,南界:兴化县南以今兴化县南蚌蜒河为界(3)。
3,北界:高邮县北以今高邮市北界首镇为界,同今界(4)。兴化县北以大纵湖心、界河为界(5)。
4,西界:高邮州西以今高邮市西南菱塘桥为界,同今高邮市西界(6)。
注:
(1)《元史》卷59《地理志二》:扬州路,至元十三年,“置江淮等处行中书省。”高邮府,至元十四年,升高邮军为路,领高邮、兴化二县,二十年,废安宜府为宝应县来属,“改高邮路为府,属扬州路。”(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5册,1414、1417页)
(2)《嘉靖惟扬志》卷2《疆里志》:兴化县,“东抵泰州丁溪场。”(《天一阁臧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影印,1981年,12册,10页)按丁溪场即今大丰县西南丁溪,其东为海。
(3)《嘉靖惟扬志》卷2《疆里志》:兴化县,“南抵泰州蚌沿河。”(同上引书,10页)按今兴化县南蚌蜒河(《江苏省地图集》,43页)则元、明时兴化县以今蚌蜒河为界。
(4)《嘉靖惟扬志》卷2《疆里志》:高邮州,“北抵宝应县界首镇。”宝应县,“南抵高邮州界首镇。”(同上引书,10、11页)按界首镇即今高邮县北界首镇,其北为高邮、宝应二县界(《江苏省地图集》,同上引书,44页)明时同今界,乃承袭元代。
(5)《嘉靖惟扬志》卷2《疆里志》:兴化县,“北至盐城县界六十里。”(同上引书,11页)清咸丰《重修兴化县志》卷1《疆域》:“北四十五里至大纵湖心,与盐城分界。”西北至盐城沙沟镇五十四里,欧张志作六十里。”(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册,1页)据此,《嘉靖志》所谓“北至盐城县六十里”乃指北至沙沟镇而言,按沙沟镇即今兴化县西北沙沟镇,其东是大纵湖,又东为兴盐界河(清名界河)(《江苏省地图集》,43页)则元至清兴化、盐城二县以沙沟镇、大纵湖和界河为界。
(6)《嘉靖惟扬志》卷2《疆里志》:高邮州,“西抵天长县凌塘桥。”(同上引书,10页)按今高邮市西南菱塘桥,其西为安徽天长县界(《江苏省地图集》44页)则元、明时高邮州西界同今高邮市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