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陽城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阳城县 (simplified Chinese)

Yangcheng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742 to 904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5.49059 E 112.41800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高平郡 Gaoping Jun from 742 to 757
泽州 Ze Zhou from 758 to 904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阳城县(742~904年)治所(王尚义/王杰瑜编写) 唐天宝元年(742年),濩泽县更名为阳城县,属高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属泽州①。治所仍在今阳城县城。唐天佑二年(905年),复更名为濩泽县②。 注: ①《旧唐书》卷三十九《志》第十九?地理二 泽州上,隋长平郡。“天宝元年,改泽州为高平郡。乾元元年,复为泽州。”旧领县六:晋城、端氏、陵川、阳城、沁水、高平。” 又阳城,“隋濩泽县。武德元年,于县置泽州。八年,移州治于端氏。元宝元年,改为阳城。” (中华书局P1478,1975年) 《元和郡县志》卷十五?河东道四?泽潞节度使 阳城“本汉濩泽县,属河东郡,因濩泽为名也。隋改属泽州。天宝元年,改为阳城县。” (中华书局P424,1983年) 《通典》卷第一百七十九《州郡》九。 高平郡,泽州今理晋城县。“隋初郡废,置泽州;炀帝初州废,置长平郡。大唐为泽州,或为高平郡。”领县六:阳城 “汉曰濩泽县也。”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四?泽州 阳城,“本汉濩泽县也,属河东郡。县因濩泽以为名,今县西三十里故城即汉理。……后魏兴安二年自故城移于今理。唐武德元年,于此置泽州,因后周之旧名也。八年移泽州于端氏,县仍属不改。唐天宝元年改濩泽为阳城县。” (中华书局P69,2001年。) 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九河北上?建州 “濩泽,今山西阳城县城关。《魏书?地形志》:濩泽,二汉属河东。晋属平阳。后属安平郡。《寰宇记》:阳城县,本汉濩泽县地,属河东郡,因濩泽为名,今县西三十里故城,即汉理所。后魏兴安二年自故城移于今理。唐天宝元年改濩泽为阳城县。按《周书?寇儁传》:子顒,濩泽郡公也。《北史?寇讚传》:孙儁,儁子顒,濩泽郡公也。遵考即顒之字。据顒墓志,则顒封濩泽县伯,进县公,非郡公也。时有濩泽县而无濩泽郡,当从墓志为正。” (中华书局P822,1980年。) ②《新唐书》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九?地理三 泽州高平郡,上。“本长平郡,治濩泽,武德八年徙治端氏,贞观元年徙治晋城,天宝元年更郡名。”县六: 阳城,中。本濩泽,天宝元年更名,天祐二年更曰濩泽。有铜,有锡,有铁。 (中华书局P1008,1975年) 《旧唐书》卷二十下《哀帝本纪》第二十下 天祐二年十一月乙卯朔,“甲申,敕河南告成县改为阳邑,……泽州晋城改高都,阳城改为濩泽。” 《唐会要》卷七十?河东道 “濩泽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阳城县。” (中华书局P1259,1956年。) 《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七?泽州府: 阳城县:汉置濩泽县,属河东郡。后泽为侯国,晋属平阳郡,后魏属安平郡,隋属长平郡,唐武徳元年于县置泽州,八年州移治,以县属之。天宝元年改为阳城,天祐二年朱全忠复曰濩泽。 乾隆《阳城县志》卷一《建置》 天宝元年始更濩泽为阳城县,今名所自起也。至唐末天佑二年,复为濩泽,未几更称阳城。 (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38]P55。)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