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猗氏縣 (traditional Chinese)
猗氏县 (simplified Chinese)
Yishi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613 to 191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5.14795 E 110.77404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猗氏县(613年~1911年)治所 编写者:王尚义 陈一风
隋大业九年(613年)猗氏县治移至今临猗县城①,属河东郡②。唐武德元年(618年)属蒲州,开元九年(721年)五月属河中府,六月复属蒲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河中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蒲州,三年(760年)又改为河中府③。宋、金仍旧④。元至元三年(1266年)并万泉入猗氏县,至元十五年(1278年)复析置万泉县⑤。明隶平阳府蒲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属直隶蒲州⑥。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府制,属山西省⑦。猗氏县治即今临猗县城⑧。
注:
①《明一统志》卷二十?平阳府?蒲州
猗氏县,“隋属蒲州,自故城徙今治”。
《雍正猗氏县志》卷一?沿革
“(隋开皇)十六年析猗氏置桑泉县。大业九年废县,自古城徙今治”。(中国地方志集成 山西府县志辑(70),P222
②《元和郡县志》卷十四?河东道?河中府
“隋大业三年罢州,又置河东郡……管县八:河东、河西、临晋、猗氏、虞乡、宝鼎、解、永乐”。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六?河东道?蒲州
“大业三年又废州,复改为河东郡……元领县十一,今九:河东、河西、虞乡、临晋、宝鼎、猗氏、永乐、龙门、万泉”。
③《元和郡县志》卷十四?河东道?河中府
“武徳元年罢郡,置蒲州。……开元九年五月改为河中府,六月诏停复为州,乾元三年又改为河中府”。
《通典》卷一百七十九?州郡?古冀州下?河东郡?蒲州
“……大唐初为蒲州,开元九年五月置中都改为河中府,寻罢,仍旧或为蒲州,或为河东郡。领县八: 河东、桑泉、猗氏、安邑、解……”。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六?河东道?蒲州
“开元九年改为河中府……七月诏停,复为州……天宝元年改为河中郡,乾元元年复为蒲州,三年又改为河中府”。
④《宋史》卷八十六?河中府
河东郡,“县七河东、临晋、猗氏、虞乡、万泉、龙门、荣河”。
《元丰九域志》卷三?陜西路?永兴军路?河中府
河东郡,“县七……河东、 临晋、猗氏……”。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七?州郡?宋
河中府河东郡,“县七:河东、临晋、猗氏、虞乡、万泉、龙门、荣河”。
《金史》卷二十六?地理志
河中府,“县七:河东、荥河、虞乡、万泉、临晋、河津、猗氏”。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三?州郡?金
河中府,“宋河东郡,领县七:河东、荥河、虞乡、万泉、临晋、河津、猗氏”。
⑤《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四?州郡?元
河中府,“至元三年省虞乡入临晋,省万泉入猗氏,并录事司入河东,罢万戸府……十五年复置万泉县来属”。
《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
河中府,“至元三年省虞郷入临晋,省万泉入猗氏,并录事司入河东。……十五年复置万泉县来属”。
《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一?蒲州府
万泉县,“元至元三年省入猗氏,十五年复置,仍属河中府”。
⑥《明史》卷四十一?地理志?平阳府
蒲州,“领县五:临晋荣河猗氏万泉河津”。
《清史稿》卷六十?地理志
蒲州府,“明平阳属州,雍正二年直隶。……领县六:永济、临晋、虞乡、荣河、猗氏、万泉”。
⑦内政部编《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序:
“民国肇兴……废州府”
(商务印书馆P3,1947年。)
⑧《明一统志》卷二十?平阳府?蒲州
猗氏县,“隋属蒲州,自故城徙今治”。
《雍正猗氏县志》卷一?沿革
“(隋开皇)十六年析猗氏置桑泉县。大业九年废县,自古城徙今治”。(中国地方志集成 山西府县志辑(70),P222。
按:1954年,临猗县组建后,原猗氏县治为临猗县人民政府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