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潞縣 (traditional Chinese)

潞县 (simplified Chinese)

Lu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247 to 449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6.42382 E 113.35497 (geo data source: 95329)
part of:

上党郡 Shangdang Jun from -247 to 195
上党郡 Shangdang Jun from 196 to 449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潞县(前247~449年)治所 编写者:王尚义、王杰瑜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置,属上党郡①。治所在今潞城市古城村②。西汉、东汉因之③。西晋泰始元年(265年),为上党郡治所④。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更名为刈陵县,并迁移至黎城县古县村⑤。 注: ①《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秦庄襄王三年“王龁攻上党郡,初置太原郡。” (中华书局P219,1959年)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始皇“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 按:“王龁攻上党”为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潞县为春秋潞子国,战国货币有“潞”布,据此,确定潞县为秦县,应置于是年。 ②《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三?潞安府 《古迹》潞县故城:“在潞城县东北。古潞子国。……汉置潞县,后魏改为刈陵。《魏书?地形志》刈陵县,二汉、晋曰潞县,属上党郡。太平真君十一年改名为襄垣郡。府志,故城在县东北四十里,本汉治,后魏改刈陵,移治漳水北,城遂废。” 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十四《府州厅县考》: 潞城县“汉置潞县,隶上党郡。晋上党郡治,今县东北四十里之故城是也。” (中华书局P2238,1990年) 按:秦汉魏晋时期的潞县治所在“今县东北四十里之故城”,即今潞城市古城村。 ③《汉书》卷二八上《志》第八上?地理上 上党郡,秦置,属并州。县十四:长子、屯留、余吾、铜鞮、沾、涅氏、襄垣、泫氏、高都、潞、陭氏、阳阿、谷远。 (中华书局1553,1962年) 《后汉书》《志》第二十三?郡国五 上党郡,秦置。十三城: 长子、屯留、铜鞮、沾、襄垣、壶关、泫氏、高都、潞、猗氏、阳阿侯国、 谷远。 (中华书局P3522,1962年) ④《晋书》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上党郡,秦置。统县十:潞、屯留、壶关、长子、泫氏、高都、铜鞮、湼、 襄垣、武乡。 (中华书局P428,1974年) 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十四《府州厅县考》: 潞城县,“汉置潞县,隶上党郡。晋上党郡治。” (中华书局P2238,1990年) 按:据以上记载,“晋上党郡治”在潞县,因其移治潞县的年代已无考,故确定为西晋之初的泰始元年(265年)。 ⑤《魏书》卷一百六上《地形志二》上第五?襄垣郡 刈陵,“二汉、晋曰潞,属上党,真君十一年改,后属。有伏牛山、黎城、三垄山、积布山、潞城、武军城、涉城。有涉水、台壁。” (中华书局P2469,1974年) 《元和郡县志》卷十五《河东道四》 潞城县,“本汉潞县,属上党郡,……。后魏太武帝改潞县为刈陵县。” (中华书局P419,1983年) 汪士铎《南北史补志》卷七《地理志》三 襄垣郡,刈陵县,“二汉、晋曰潞。真君十一年改后。有黎城、三龙山、积布山。潞城、武军城、涉城,有涉太台壁。后魏以潞县被诛遗人立,隋时改曰黎城,故城潞子国,有台壁,望夫山。” (《二十五史补编》第五册P6292,中华书局,1998年。)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