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遼山縣 (traditional Chinese)
辽山县 (simplified Chinese)
Liaoshan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590 to 1367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7.07428 E 113.36811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辽山县(590~1367年)治所。编写者:王尚义、王杰瑜
隋开皇十年(590年),复置辽阳县,并更名为辽山县。仍治今左权县城。十六年(596年),属辽州。大业三年(607年)属太原郡①。唐武德三年(620年),属辽州。六年(623年),为辽州治所。八年(625年),为箕州治所。先天元年(712年),为仪州治所。中和三年(883年),为辽州治所②。宋熙宁七年(1074年),属平定军。元丰八年(1085年),复为辽州治所③。金天会六年(1128年),为南辽州治所。天德三年(1151年),为辽州治所④。元因之⑤。明洪武元年(1368年),辽山县省入辽州⑥。
注:
①《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地理中?太原郡 辽山,“后魏曰辽阳,后齐省。开皇十年置,改名焉。十六年属辽州,并置交漳县。大业初废州,并罢交漳入焉。有萁轑水。”(中华书局P854,1973年。)
《东晋南北朝舆地表》开皇十年,“改梁榆曰和顺。置辽山县。”(《二十五史补编》第五册P6905,中华书局,1998年。)
按:《元和志》云:“隋开皇十六年于轑阳故城置辽山县,属并州,即今州理是也。”今从《隋志》,作“十年”。
②《旧唐书》卷三十九《志》第十九?地理二?河东道三 辽州,“隋太原郡之辽山县。武德三年,分并州之乐平、和顺、平城、石艾四县置辽州,治乐平。其年,置义兴县。六年,自乐平移于辽山。仍以石艾、乐平二县属受州,省义兴县,以废榆州之榆社、平城二县来属。八年,改辽州为箕州。先天元年,又改为仪州。天宝元年,改为乐平郡。乾元元年,复为仪州。中和三年八月,复为辽州。旧领县四”。辽山,“汉涅县地,魏改轑阳县。隋改辽山县,属并州。武德三年,属辽州”。(中华书局P1479,1975年。)
按:据《旧唐书?地理二》,“分并州之乐平、和顺、平城、石艾四县置辽州”,但其中却少了“辽山县”,而误加了“平城县”。据《旧唐书?地理二》辽州条下载:“六年……以废榆州之榆社、平城二县来属”,可知平城县划入辽州,是在武德六年。武德三年辽州应辖乐平、和顺、辽山、石艾四县。
《舆地广记》卷十八?下辽州 下,辽山县,“本涅氏县地。二汉属上党郡,晋属辽阳县,属乐平郡。元魏曰辽阳。北齐省之。隋开皇十年复置,更名辽山。十六年属原州。大业初州废属太原郡。唐武德三年复属辽州,六年州治徙此。有辽阳山,古箕城。”
③《宋史》卷八十六《志》第三十九?地理二?河东路 辽州,下,乐平郡。熙宁七年州废,省平城、和顺二县为镇,入辽山县,隶平定军;省榆社县为镇,入威胜军武乡县。元丰八年,复置州,县镇并复来隶。……县四:辽山,下。有黄泽砦。和顺,下。榆社,中下。平城。中。威胜军,同下州。县四:武乡,上。熙宁七年废辽州,以榆杜县为镇入焉。元丰八年,复置辽州,以榆社往隶。(中华书局P2133,1977年。)
《元丰九域志》卷四?河东路 下,辽州乐平郡,军事。熙宁七年废,隶平定军,元丰八年复置。治辽山县。县一。熙宁七年废辽州,省平城、和顺二县为镇入辽山县,隶平定军,省榆社县为镇入威胜军武乡县。元丰八年复置辽州,县镇并复来隶。(中华书局P174,1984年。)
④《金史》卷二十六《志》第七?地理下 辽州,中,刺史。宋本乐平郡刺史,天会六年以与东京辽州同,加“南”字,天德三年复去“南”字。县四:辽山 (中华书局P639,1975年。)
⑤《元史》卷五十八《志》第十?地理一 辽州,下。唐初置辽州,又改箕州,又改仪州。宋复为辽州。元隶晋宁路。领三县:辽山,下。倚郭。榆社,下。至元三年,省入辽山,六年复立。和顺。下。至元三年,省仪城县入焉。(中华书局P1382,1976年。)
⑥《明史》卷四十一《志》第十七?地理二?山西 辽州,“元属晋宁路。洪武初,以州治辽山县省入。二年直隶行中书省。” (中华书局P970,1974年。)
按:据《明史》记载,将辽山县省入辽州的时间确定为洪武元年(13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