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安邑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安邑县 (simplified Chinese)

Anyi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23 to 485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5.18027 E 111.16012 (geo data source: 95292)
part of:

河东郡 Hedong Jun from 23 to 485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安邑县(23年~485年)治所 编写者:王尚义 陈一风 刘玄更始元年(23年)改河东县为安邑县,属河东郡①。治所在今夏县禹王乡②。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年)安邑县改为北安邑县,隶属河北郡③。 注: ①《后汉书》卷二十九?郡国志 “河东郡,秦置。……二十城……安邑……杨……平阳……。”(中华书局P3397,1965年。)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一 “于是建元为建武……甲子,前将军邓禹击更始定国公王匡于安邑,大破之”,李贤注云:“安邑县属河东郡”。 《资治通鉴》卷四十?汉纪三十二 “建武元年……邓禹……击破河东都尉,进围安邑”,胡三省注“安邑”云:“县名,属河东郡”。 按:王莽所改河东县名重新恢复为安邑的具体时间史无明文。据《后汉书》卷十一?刘玄刘盆子列传:“(四年)二月……更始即帝位……建元曰更始……是时海内豪杰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以待诏命,旬月之间,遍于天下”。这年九月,王莽败亡,时天下当复汉旧名。另《后汉书》、《资治通鉴》都云建武元年(25年)邓禹破安邑。因确定安邑县恢复年代为刘玄更始元年(23年)。 ②《太平寰宇记》卷六?河南道?陜州 夏县,“古安邑城在县西北一十五里”。 《清嘉庆一统志》解州 安邑故城,“……汉置安邑县,为河东郡治……在县西北十五里,谓之夏王城。”“安邑故城,谓之禹王城。”(中华书局P1550,1986年。) 《山西通志》卷六十?古迹 夏县,“夏城县西十五里鸣条冈,一名夏故城大禹所都,周三十里,西南址存,今名禹王城”。 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5] 光绪《夏县志》卷一?古迹 禹王城,“在县西十五里鸣条岗”。(P25)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山西?解州?夏县 夏城,“县西北十五里。相传禹建都时筑,一名禹王城”。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下? ?运城市?夏县 禹王城遗址,“?禹王乡禹王村、庙后辛庄村?……禹王城即古安邑,亦即东周时的魏国国都,秦、汉时的河东郡治”。(中国地图出版社P1134, 2006年。) ③《魏书》卷一百六?地形志?河北郡 北安邑县,“二汉、晋曰安邑,属河东,后改。太和十一年,置为郡”。 按:北魏具体何时改安邑为北安邑,史无明文,难以确考。据《魏书》卷四十五?裴骏传:“(裴)骏从弟安祖……高祖(北魏孝文帝)幸长安至河东,存访故老,安祖朝于蒲坂,高祖与语甚悦,仍拜安邑令”。《北史》卷三十八?裴骏传:“后孝文幸长安,至河东,存访故老,安祖朝于蒲坂。帝与语甚悦,仍拜安邑令”。从两书所载孝文帝巡幸长安的路线判断,当为迁都洛阳(493年)之前都平城之时。而据《魏书》卷一百六?地形志:“北安邑:二汉、晋曰安邑,属河东,后改。太和十一年,置为郡”云云,可知北安邑产生时间在太和十一年之前。因此现暂定改安邑为北安邑的时间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年)。 河北郡设置时间,据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和《太平寰宇记》考证,为东晋姚秦时所设立。《隋书地理志考证》卷五?河东郡?河北县:“《晋书》载记姚泓有河北太守薛帛,《北史?薛辩传》仕姚兴历河北太守,然则东晋时姚秦置也”。(《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P4814,1955年)《太平寰宇记》卷六?河南道?陜州:“芮城县……今县北五里有魏城,即毕万所封。汉以其地为河北县,属河东郡。姚秦于此置河北郡”。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