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廣武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广武县 (simplified Chinese)

Guangwu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516 to 597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9.06039 E 112.94904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雁门郡 Yanmen Jun from 516 to 582
肆州 Si Zhou from 583 to 584
代州 Dai Zhou from 585 to 597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广武县(516~597年)治所 王尚义/王杰瑜编写 北魏熙平元年(516年),广武县治移于上馆城,即今代县县城,为雁门郡治①。北周因之②。隋开皇三年(583年),属肆州。五年(585年),属代州。十八年(598年),改为雁门县③。 注: ①《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九?河东道十?代州 代州:雁门郡,今理雁门县。“汉末匈奴侵边,其地荒废。魏文帝移雁门郡南度句注,置广武地,即今州西故城是也。晋如之,后魏之梁城、繁畤郡即于此。寻废之。明帝又移置广武东古上馆城内,即今府城是也。”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山西二》?代州 广武城,“州西十五里。……魏晋皆为雁门郡治。后魏徙县于上馆城,仍曰广武县,为雁门郡治,而废城亦曰古雁门城。”雁门废县,“今州治。汉广武县地,属太原郡地,东汉改属雁门郡。三国魏黄初二年,徙雁门郡南度勾注,治广武县。隋开皇十八年,以太子广讳,改曰雁门。唐、宋因之。元废。宋白曰:后汉雁门郡理阴馆,今勾注山北下馆城是。魏文帝丕移雁门郡南度勾注,治广武县,今州西广武故城是。后魏明帝诩,又移置广武东古上馆城内,今州城是也。”(中华书局P1850,2005年) 《大清一统志》卷一百十四?代州 广武故城,“在州西十五里。……北魏移郡县于古上馆城。隋开皇中避太子讳改为雁门县。……《续汉书》云:雁门郡本理阴馆,建安初立新兴郡于太原北界,后废。魏文帝移雁门郡南渡句注南,置广武城,即今代州西广武故城是也。后魏文帝又移置广武东古上馆城内,即今州城是也。” 光绪《山西通志》卷五十四《古迹考》上馆城,即今代州也。“魏文帝移雁门郡南度句注,治广武县,今州西广武故城县。后魏明帝又移广武东古上馆城,今州城是也。”(中华书局P3914,1990年)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中?忻州市?代县 代州城址 [县城四周?北魏-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长方形,周长4310米。现存北、西两墙残段及西门瓮城,基宽约12米,残高3~410米。墙体夯筑,夯层厚约0.15~0.20。现存东、西、北三座关城。据清《代州志》载,北魏熙平年间(516-518年)由广武城,迁于此,隋开皇五年(585年)始称代州。明洪武六年(1373年),在原甚而上扩大建。(中国地图出版社P599,2006年。) 按:上馆城即今代县县城。史志只言广武县徙治在后魏明帝年间,而无确切纪年。故将其移治时间确定为魏孝明帝即位后的熙平元年(516年)。《大清一统志》云:“后魏文帝又移置广武东古上馆城内”,恐误。 ②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九河北上?肆州 雁门郡,治广武。领县六:广武、秀容、石城、平寇、驴夷、阳曲。(中华书局P878,1980年。) 按:《北周地理志》云:“广武,今山西代县西南。”误。 ③《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九?河东道十?代州 雁门县,“本汉广武县地,属太原郡,后汉改属雁门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肆州。后改肆州为代州,属不改。十八年改广武县为雁门县,避太子之讳也。” 《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地理中 雁门郡,“后周置肆州。开皇五年改为代州,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五:雁门、繁峙、崞、五台、灵丘。雁门,“旧曰广武,置雁门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曰雁门。大业初置雁门郡。”(中华书局P852,1973年) 《大清一统志》卷一百十四 代州,“隋开皇初郡废,五年始改(肆)州为代州,置总管府。十八年改广武县曰雁门县,大业初府废改州,仍为雁门郡。” 雍正《山西通志》卷五《沿革三》代州,“周徙肆州治广武县,仍隶雁门郡。隋开皇五年废郡改代州,置总管府。十八年改广武为雁门县。” 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十九《府州厅县考》代州,“隋开皇五年废郡,改代州,置总管府。十八年,改广武为雁门县。大业三年,总管府废,仍置雁门郡,领雁门、繁畤、崞、五台、灵邱五县。”(中华书局P2582,1990年)  按:隋开皇三年(583年),全国废郡,广武县属肆州。五年(585年),肆州改为代州,广武县仍属之。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