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道人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道人县 (simplified Chinese)

Daoren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221 to 13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40.11907 E 113.96828 (geo data source: 95078)
part of:

代郡 Dai Jun from -221 to 13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道人县(前221~13年)治所。编写者:王尚义、王杰瑜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置,属代郡①。治今大同市阳高县古城镇古城村南②。西汉因之③。王莽新天凤元年(14年),更名道仁县④。 注: ①《史记》卷六《秦本纪第六》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中华书局P239,1959年。) 按:据《汉书?高帝纪》记载,汉王六年“以云中、雁门、代郡五十三县立兄宜信候喜为代王”,又将《汉书?地理志》中在三郡地辖县(包括定襄郡,本从云中郡分出)相加共55县,减去汉景帝时新置的阴馆县,为54县,与秦遗53县基本相符,故确定三郡辖县均为承秦之县。另据《史记》载,前222年,王贲攻代,代亡。代郡入秦当在代亡之后,因此确定代郡置于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道人县亦为秦县,兹以代郡所置之年为置县之始年。 ②《水经注疏》卷十三?漯水 漯水又东,迳道人县故城南。[守敬按:前汉县属代郡,后汉因,汉末废。在今阳高县东南。]《地理志》曰:王莽之道仁也。《地理风俗记》曰:初筑此城,有仙人游其地,故因以为城名矣。[守敬按:《汉志》道人县,师古曰,本有仙人游其地,因以为名。本应劭说。]故俗谓之为平湖也。《十三州志》曰:道人城在高柳东北八十里,所未详也。(江苏古籍出版社P1158,1999年。) 《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九?大同府?古迹 道人故城,“在阳高县东南。汉置县,属代郡,后汉末省。《水经注》:湿水东迳道人县故城南。应劭《地理风俗记》曰:初筑此城,有仙人遊于此,故名/今城北有渊,潭而不注,俗谓之平湖。”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中?大同市?阳高县 古城遗址 [古城镇古城村南约200米?汉代?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前台地上。面积约4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0.8米。采集有泥质灰陶弦纹折沿盆、罐及夹砂灰陶绳纹釜等残片。(中国地图出版社P95,2006年。) 阎文儒:《广武和古城堡的汉墓》我觉得古城堡垒不应当是高柳县,应当是代郡的道人县,水经注漯水条上说:“漯水又东迳平邑县城南……,又东迳猗氏故城北……漯水又东迳道人县故城南……十三州志曰:‘道人城在高柳东北八十里,所未详也。’”又在雁门水条上说:“地理风俗记曰:道人城北五十里,有参合乡,故县也。” 参合县也属汉的代郡,如果高柳县在今阳高县西北,那么参合县在高柳东,也就应当在今阳高县东了。道人既在桑乾水北,参合南,在这一段路线上,只有找到古城堡了。现在的古城堡的城西北一带,随处都可以找到汉式的陶片。……古城堡既然有汉代的遗址,又有这么多的汉墓,也可能是县城的所在,那么只有道人县,是最切合这块地方了。(《雁北文物勘察团报告》,1951年。) ③《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代郡,“秦置。莽曰厌狄。有五原关、常山关。属幽州”。县十八:桑乾、道人、当城、高柳、马城、班氏、延陵、狋氏、且如、平邑、阳原、东安阳、参合、平舒、代、灵丘、广昌、卤城。 道人,“莽曰道仁”。(中华书局P1621,1962年。) ④《新莽职方考》厌狄郡。汉代郡,旧领县十八。道仁,“汉道人”。(《二十五史补编》[二]P1746,中华书局,1998年。) 按:据《汉书?王莽传》:“天凤元年……,其后,岁复变更,一郡至五易名,而还其故,吏民不能纪,每下诏书,辄系其故名……。” 据此道人县更名年代定为天凤元年(14年)。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