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平舒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平舒县 (simplified Chinese)

Pingshu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221 to 13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9.73349 E 114.17246 (geo data source: 95030)
part of:

代郡 Dai Jun from -221 to 13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平舒县(前221~13年)治所。编写者:王尚义、王杰瑜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置,属代郡①。治今大同市广灵县作疃乡百疃南堡村西南②。西汉因之③。王莽新天凤元年(14年),更名平葆县④。 注: ①《史记》卷六《本纪》第六?秦始皇 (始皇)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虏代王嘉。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三十六郡者,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中华书局P234~236,1959年。) 按:《史记?赵世家》载,赵武灵王十九年,“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临乐与燕,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 故定为秦县,且以秦军灭代的秦王政二十五年的次年(前221年),为平舒县始置年代。 ②《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四?山西六?蔚州 灵丘县。平舒城,“在县北。《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十九年,与燕易土,燕以平舒与赵。即此。汉置县,属代郡。后汉建武七年,封马成为侯邑。晋亦曰平舒县,仍属代郡。升平初,匈奴单于贺赖头帅其部落降燕,慕容隽处之代郡平舒城,是也。后魏天平中,侨置上谷郡,治平舒县,北齐废。《魏土地记》:古代城西九十里有平舒城。《括地志》:平舒故城在灵丘县北九十三里。”(中华书局P2050,2005年。) 顺治《云中郡志》卷二《纪异》平舒城:广灵县西十里即汉置平舒县故址,今平水村是也。(大同市方志办重印P64,1988年。)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中?大同市?广灵县 平舒县故城 [作疃乡百疃南堡村西南?汉代?县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宽约300米,东西长约200米。现存西南和西北墙角残段,残长约90米,残高宽3~5米。墙体夯筑,夯层厚0.06~0.12米。采集有泥质灰陶罐、盆及绳纹板瓦等残片。据清《广灵县志》载,“汉置平舒县,晋末废”。应指此。(中国地图出版社P117,2006年。) ③《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 代郡,“秦置。莽曰厌狄”。属幽州。县十八:桑乾、道人、当城、高柳、马城、班氏、延陵、狋氏、且如、平邑、阳原、东安阳、参合、平舒、代、灵丘、广昌、卤城。平舒,“祈夷水北至桑乾入沽。莽曰平葆”。(中华书局P1622,1962年。) ④《新莽职方考》厌狄郡。汉代郡,旧领县十八。平葆,“汉平舒”。(《二十五史补编》[二]P1746,中华书局,1998年。) 按:据《汉书?王莽传》:“天凤元年……,其后,岁复变更,一郡至五易名,而还其故,吏民不能纪,每下诏书,辄系其故名……。” 据此平舒县更名年代定为天凤元年(14年)
Copyright: 2025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