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北弋陽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北弋阳县 (simplified Chinese)

Beiyiyang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549 to 569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2.13030 E 115.04458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弋阳郡 Yiyang Jun from 549 to 569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北弋阳县 549—569年 今河南潢川 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析弋阳县为北、南弋阳县,弋阳郡治北弋阳(1)。武平元年(570年)省北弋阳入南弋阳并改为定城(2)。治今河南潢川(3)。 注: (1)张穆《延昌地形志目录》弋阳郡,领县一,弋阳。(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翻印)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南豫州弋阳太守,弋阳令,汉旧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1076页)《南齐书》卷14《州郡志》:豫州弋阳郡,领弋阳。(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册,252页)《魏书》卷106《地形志中》:东豫州,弋阳,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复。颍州,汝阴、弋阳二郡,弋阳。光州,萧衍置,魏因之,治光城;弋阳郡,北弋阳,郡治,南弋阳。(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7册,2560-1、2585页)《魏书》卷12《孝静帝纪》:天平三年,萧衍光州刺史以州内附。(1册,300页)《太平寰宇记》卷127《光州》:定城县,梁普通八年自后魏徙弋阳郡于此置。(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6册,2512页) 梁普通八年正当北魏孝昌三年。《隋书》卷31《地理志下》:弋阳郡,梁置光州;定城,后齐置南郢州,后废入南、北二弋阳县,后又省北弋阳入南弋阳,改为定远焉,又后魏置弋阳郡,….至开皇初,五郡及郢州并废。(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75页)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卷7:弋阳郡定城,志定远实为定城之误。(《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4册,4863(一五九)页)又杨氏引《寰宇记》后齐天保元年改南弋阳为定城县;今本《太平寰宇记》卷127《淮南道五》:光州定城县,舆地志云:武平元年改南弋阳县为定城县。(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6册,2512页)今本及清金陵书局本同,杨氏或误武平元年为天保元年。当从原本。据上,弋阳,北魏与南朝宋、齐、梁其间关系一时难以理清,大致北魏初与南朝宋、齐均属弋阳郡,东魏武定七年后分置北、南弋阳,治北弋阳。 (2)《隋书》卷31《地理志下》:弋阳郡,梁置光州;定城,后齐置南郢州,后废入南、北二弋阳县,后又省北弋阳入南弋阳,改为定远焉,又后魏置弋阳郡,….至开皇初,五郡及郢州并废。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卷7:弋阳郡定城,志定远实为定城之误。又杨氏引《寰宇记》后齐天保元年改南弋阳为为定城县;今本《太平寰宇记》卷127《淮南道五》:光州定城县,舆地志云:武平元年改南弋阳县为定城县。清金陵书局本同,杨氏或误武平元年为天保元年。当从原本。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7《河南上》:弋阳郡,定城,旧置北弋阳、南弋阳二县,北齐省北弋阳入南弋阳,改南弋阳为定城。(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下册,676页) (3)《元和郡县志》卷9《河南道九》:光州定城县,黄国故城,在县西十二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上册,166页)《太平寰宇记》卷127《光州》:定城县,梁普通八年自后魏徙弋阳郡于此置。黄国故城,在县西十二里,弋阳故城,在今县西二里。《20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潢川黄国故城,潢川县城西6公里隆古乡一带。(河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753页)《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文物单位简解,潢川县,黄国故城,隆古乡隆古集,春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504页)《寰宇记》光州定城县下云“梁普通八年自后魏徙弋阳郡于此置”,可见梁普通八年后至唐、宋治所基本未变,明洪省定城县入光州,1913年废州为潢川县,今黄国遗址正在潢川西十二里之数,据此唐、宋至今亦无徙移。则故治即今河南潢川。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