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封丘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封丘县 (simplified Chinese)
Fengqiu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196 to 446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5.03968 E 114.40883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封丘县 前196--446年 今河南封丘县
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置(1),属梁国(2),景帝中元六年(前179年)属济川国(3),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属济川郡(4),元狩元年(前122年)属陈留郡(5)。永光三年(前41年)属济阳国,建昭五年(前34年)仍属陈留郡(6)。新莽天凤元年(14年)属治亭郡(7),更始元年(23年)复属东郡(8),东汉不改(9)。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属陈留国,五年复属陈留郡,太和六年(232年)又属陈留国,西晋同(10)。约十六国后赵建武元年(335年)属建昌郡,太宁元年(349年)复属陈留郡(11);十六国前燕、前秦、后秦并同(12)。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并入酸枣(13)。治今河南封丘县(14)。
注:
(1)《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陈留郡,武帝元狩元年置。领封丘。(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册,1558页)《水经注疏》卷7《济水》:济渎又东,迳封丘县北,南燕县之延乡也,汉高帝封翟旴为侯国。杨守敬注:赵一清云,《史》、《汉》表,衍简侯翟旴以十一年七月封,衍,地阙。郦氏以旴封于延乡,未知所据。考《地理志》封丘县注,孟康曰,《春秋传》败狄于长丘,今翟沟是。《封丘县志》翟沟因翟母得名,母墓在县西南,沟当在墓前。《陈留风俗传》高祖与项氏战,厄于延乡,有翟母免其难,故以延乡为封丘县,以封翟母,见《类聚》五十一。然则封于延乡者,是翟母,非翟旴也。又《史》、《汉》表侯功状,旴以汉二年为燕令,又坚守燕,侯,岂燕即衍,声音之转,字从而变乎?守敬按:衍、延声近,郑康成读望衍为延,是也。或谓旴即翟母之子,岂初封翟母,至十一年没,而以旴嗣封欤?(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上册,688-9页)《艺文类聚》卷51《封爵部》引《陈留风俗传》:封丘者,高祖与项氏战,厄于延乡,有翟母者免其难,故以延乡为封丘县,以封翟母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上册,930页)《太平寰宇记》卷1《河南道一》:东京开封府封丘县,《鲁国都记》云,卫地之延乡,汉高祖与项籍战败遇翟母免难之处,后以延乡为封丘县,以封翟母。(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册,8页)按:《史记》卷18《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衍侯下未注封丘,索隐:衍,《汉志》阙。(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3册,963页)《汉书》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衍简侯翟旴下同。(2册,607页)《地理志》封丘下也不注侯国。《艺文类聚》引《陈留风俗传》、《太平寰宇记》引《鲁国都记》均云以“延乡为封丘县”,不作国,《陈留风俗传》、《鲁国都记》为地方史志,或根据当地传说,可参考而未可尽信,翟旴封侯与为其母设县,也有可能为两事。今不从《水经注》“封丘国”之说;其设置年代,则依翟旴封侯年份作高祖十一年。
(2)《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五年,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东郡。(1册,224页)史念海《秦县考》:燕,《秦策》王又举甲而攻魏,杜大梁之门,举河内,拔燕、酸枣、虚、桃人。高注,燕,南燕也。《始皇纪》五年,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皆拔之。《高祖纪》与彭越复击楚地燕郭西。索隐:故南燕国也,在东郡,秦以为县。《曹相国世家》程处反于燕。《灌婴传》击破王武军于燕西。案《地理志》曰,东郡南燕,南燕国。王念孙曰,上南字涉下南字而衍,国有南、北燕,而县无南、北燕,可言南燕国,不可言南燕县。(《读书杂志》四之六)是不惟秦地不曰南燕,即汉时亦不以“南”称也。(《禹贡半月刊》,7卷6、7合期,1937年,291页)作秦县。《水经注疏》既说封丘县原为南燕县延乡,是为东郡地。《汉书》卷1《高帝纪》:十一年三月,罢东郡,颇益梁。(1册,72页)则设县时属梁国。
(3)《史记》卷58《梁孝王世家》:梁孝王卒“乃分梁为五国。”(6册,2086页)《水经注疏》卷7《济水》:“汉景帝中六年,封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应劭曰:济川,今陈留济阳县是也。”(690--1页)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4:“予尝读《水经注》引应劭说:济川,今陈留济阳县是也。乃知陈留郡即济川,故地志称陈留郡,武帝元狩元年置,不言故属梁国者,史之阙也。济川国除,在武帝建元三年,其时当为济川郡,至元狩初,移至陈留,乃改为陈留郡尔。”(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上册,65页)
(4)《史记》卷17《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孝景中元五年分为济川国,六年,王明元年;孝武建元三年济川王废 ,四年为郡。(3册,850、854页)
(5)《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陈留郡,武帝元狩元年置。领封丘。(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册,1558页)
(6)《汉书》卷14《诸侯王表》:定陶共王康,元帝子,永光三年三月立为济阳王,八年徙山阳。(2册,423页)按:济阳即原济川,永光三年后八年为建昭五年。
(7)《汉书》卷99中《王莽传中》:天凤元年,“制诏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