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酸棗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酸枣县 (simplified Chinese)

Suanzao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242 to 486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5.13857 E 114.06642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part of:

东郡 Dong Jun from -242 to -197
梁国 Liang Guo from -196 to -180
济川国 Jichuan Guo from -179 to -179
济川国 Jichuan Guo from -178 to -138
济川郡 Jichuan Jun from -137 to -123
陈留郡 Chenliu Jun from -122 to -42
济阳国 Jiyang Guo from -41 to -35
陈留郡 Chenliu Jun from -34 to 0
陈留郡 Chenliu Jun from 1 to 221
陈留国 Chenliu Guo from 222 to 223
陈留郡 Chenliu Jun from 224 to 231
陈留国 Chenliu Guo from 232 to 334
陈留郡 Chenliu Jun from 349 to 486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酸枣县 前242--486年 今河南原阳县东北延州 约秦始皇五年(前242年)置,属东郡(1),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属梁国(2),景帝中元六年(前179年)属济川国(3),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属济川郡(4),元狩元年(前122年)属陈留郡(5)。永光三年(前41年)属济阳国,建昭五年(前34年)仍属陈留郡(6)。新莽天凤元年(14年)同(7),东汉不改(8)。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属陈留国,五年复属陈留郡,太和六年(232年)又属陈留国,西晋同(9)。约十六国后赵建武元年(335年)属建昌郡,太宁元年(349年)复属陈留郡(10);十六国前燕、前秦、后秦并同(11)。约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并入小黄(12),治今河南原阳东北延州(13)。 注: (1)《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五年,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东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册,224页)《通典》卷180《州郡典十》:滑州酸枣,秦拔魏,置县,汉因之。(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5册,4757页)史念海《秦县考》:酸枣,《秦策》杜大梁之门,举河内,拔燕、酸枣。《魏策》北有河外卷、衍、酸枣。《魏世家》文侯三十二年,伐郑,城酸枣。《秦本纪》将军骜攻魏,定酸枣,……拔之。正义引《括地志》云,酸枣故城在滑州酸枣县北十五里,古酸枣城南。《通典》一八○《州郡》秦拔魏置(酸枣)县,汉因,以其地多酸枣,因以为名。(《禹贡半月刊》,7卷6、7合期,1937年,291页)作秦县。 (2)《汉书》卷1《高帝纪》:十一年三月,罢东郡,颇益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1册,72页) (3)《史记》卷58《梁孝王世家》:梁孝王卒“乃分梁为五国。”(6册,2086页)《水经注疏》卷7《济水》:“汉景帝中六年,封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应劭曰:济川,今陈留济阳县是也。”(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上册,690--1页)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4:“予尝读《水经注》引应劭说:济川,今陈留济阳县是也。乃知陈留郡即济川,故地志称陈留郡,武帝元狩元年置,不言故属梁国者,史之阙也。济川国除,在武帝建元三年,其时当为济川郡,至元狩初,移至陈留,乃改为陈留郡尔。”(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上册,65页) (4)《史记》卷17《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孝景中元五年分为济川国,六年,王明元年;孝武建元三年济川王废 ,四年为郡。(3册,850、854页) (5)《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陈留郡,武帝元狩元年置。领酸枣。(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册,1558页) (6)《汉书》卷14《诸侯王表》:定陶共王康,元帝子,永光三年三月立为济阳王,八年徙山阳。(2册,423页)按:济阳即原济川,永光三年后八年为建昭五年。 (7)《汉书》卷99中《王莽传中》:天凤元年,“制诏陈留大尹、太尉:其以益岁以南付新平;新平,故淮阳。以雍丘以东付陈定;陈定,故梁郡。以封丘以东付治亭;治亭,故东郡。以陈留以西付祈隧;祈隧,故荥阳。陈留已无复有郡矣。”(12册,4137~8页)谭其骧《新莽职方考》:陈留郡引《莽传》云“案事在天凤之后,兹编以天凤为断,故仍立此郡。(《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上册,62页)按:酸枣在封丘以北,不知何属,“陈留已无复有郡矣”,似郡名尚存。 (8)《后汉书志》21《郡国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2册,3448页。 (9)吴增仅、杨守敬《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2。(《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2854-5页)《三国志》卷4《魏志?三少帝记》:陈留王,封常道乡公,咸熙二年“禅位于晋嗣王,如汉魏故事。”裴松之注引《魏世谱》曰,封帝为陈留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册,154页)《晋书》卷14《地理志上》:陈留国,魏武帝封。校勘记:《考异》袁廷檮曰,武帝当作元帝,即常道乡公也,晋受禅,封为陈留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册,418、443页) (10)《太平寰宇记》卷1《河南道一》:开封府陈留县“汉为陈留郡,县隶焉。西晋末,郡县并废。”按:西晋末怀帝永嘉四年(310年)“石勒围仓垣,陈留内史王讃击败之。”(《晋书》卷5《孝怀帝纪》,1册,121页)东晋太兴二年(319年),初陈川自称陈留太守,四月,以浚仪降石勒。(《资治通鉴》卷91,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7册,2867页)西晋最后一年为建兴四年(316年),则东、西晋之间,均有陈留(国)郡,故《寰宇记》西晋末废郡之说,或意为地入北国,郡实未废 。《晋书》卷14《地理志上》:“后石季龙改陈留郡为建昌郡。”(2册,420页)石季龙即后赵石虎,咸康元年袭位,改元建武元年(335年),太宁元年(349年)死,《通鉴》卷98 穆帝永和五年:梁犊自称晋大将军,东掠荥阳、陈留诸郡。(7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