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鹿邑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鹿邑县 (simplified Chinese)

Luyi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598 to 1270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3.89634 E 115.18440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part of:

陈州 Chen Zhou from 598 to 606
淮阳郡 Huaiyang Jun from 607 to 617
淮阳郡 Huaiyang Jun from 618 to 620
谯郡 Qiao Jun from 742 to 757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鹿邑县 598--1270年 今河南鹿邑西鹿邑城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武平置,属陈州,大业三年(607年)属淮阳郡(1);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属亳州,天宝元年(742年)属谯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亳州(2);宋不改(3),金同(4);约元至元八年(1271年)迁治原卫真县(5)。治今河南鹿邑西鹿邑城(6)。 注: (1)《隋书》卷30《地理志中》:淮阳郡,开皇十六年置陈州;鹿邑,旧曰武平,开皇十八年改名焉。(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39页)按:隋开皇三年改郡为州,大业三年改州为郡。 (2)《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亳州,隋谯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为亳州,领谯、城父、谷阳、鹿邑、酇五县。天宝元年,改为谯郡,乾元元年,复为亳州。鹿邑,隋旧。(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册,1437-8页)《新唐书》卷38《地理志二》:亳州,本谯州,贞观八年更名。鹿邑,大业十三年,县民田黑社盗据,号涡州。武德三年来降,复为县。(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册,990页) (3)《宋史》卷85《地理志一》淮南东路亳州领鹿邑。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7册,2178页。 (4)《金史》卷25《地理志中》南京路亳州领鹿邑。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册,595页。 (5)《元史》卷59《地理志二》:河南江北行省亳州,元初领县六:谯、酇、鹿邑、城父、卫真、谷熟。后以民户少,并城父入谯,卫真入鹿邑,谷熟入睢阳,酇入永城,其睢阳、永城隶归德。归德府,至元二年,以虞城、砀山二县,割属济宁府;又并谷熟入睢阳、酇县入永州,降永州为永城县,与宁陵、下邑隶本府。(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5册,1407-9页)卷7《世祖纪》:至元八年,省谷熟入睢阳。(1册,134页)《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卷22:归德州鹿邑县,元至元八年移郸城置治,属亳州。(复旦大学藏本)清光绪《鹿邑县志》卷2《沿革》:“至元二年以民户少并卫真入鹿邑”(《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469号,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册,76页)光绪《亳州志》卷1《舆地志?沿革一》:至元八年,并卫真入鹿邑。(《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53页)按:何时省卫真入鹿邑,无明确记载,光绪《鹿邑县志》、《亳州志》也两说不同,《元史》卷6《世祖纪》:至元二年“十二月己巳,省并州县凡二百二十余所。”则光绪《鹿邑县志》说,可从;又《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成书于洪武十七年,似当时鹿邑在郸城(1952年设县),但康熙《鹿邑县志》言,鹿邑城洪武二年因元旧城增修,为原苦地;或鹿邑曾一度迁郸城,或先迁郸城,后迁原卫真,或《分野书》记载有误,无可确考,或合并、迁治不在同年;今作至元二年省卫真入鹿邑,八年迁鹿邑于原卫真。 (6)清康熙《鹿邑县志》卷1《沿革》:县西六十里有旧鹿邑城,隋、唐、宋、金实建置于此。(《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35册,中国书店,1992年)《河南省地名词典》:鹿邑县鹿邑城,在城关镇西28公里,属试量乡,隋开皇十八年到元至元二年,为鹿邑县治,故名。现存有旧县衙遗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435页)今河南鹿邑试量镇西北有鹿邑城(见《河南省地名词典》鹿邑县附图)。
Copyright: 2025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