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賴陵縣 (traditional Chinese)

赖陵县 (simplified Chinese)

Lailing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14 to 22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3.86077 E 115.48136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新平郡 Xinping Jun from 14 to 22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赖陵县 14--22年 今河南鹿邑 新莽天凤元年(14年)改苦县为赖陵,属新平郡(1),更始元年(23年)复名苦县(2)。治今河南鹿邑(3)。 注: (1)《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淮阳国:“高帝十一年置,莽曰新平”。苦:“莽曰赖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册,1635-6页)同书卷99中《王莽传中》:天凤元年,分颍川等为六队郡;官名悉改,以亭为名者三百六十,以应符命文,九州之内,县二千二百有三。(12册,4136~7页)今作此年改。 (2)王莽败亡后复旧制。 (3)《通典》卷177《州郡典七》:亳州真源,古之苦县。(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5册,4666页)《元和郡县志》卷7《河南道三》:亳州真源县,东至州五十九里。本楚之苦县,晋成帝更名谷阳,唐乾封元年改为真源。玄元皇帝祠,县东十四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上册,188页)《初学记》卷24《宅》:《濑乡记》曰:“老子祠在濑乡曲仁里,谯城西出五十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578页)《元丰九域志》卷5《淮南路》:亳州卫真“州西六十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上册,193页)清康熙《鹿邑县志》卷1《疆域》:“由县至亳州五十里。”卷2《古迹》:“太清宫在县东十里。”(《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35册,中国书店,1992年)《亳州市志》:“出州城西门,沿涡河南岸,经涧清铺(应作清涧铺,原注:今十八里集)、太清宫至鹿邑县,全长27公里。”(安徽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一章第一节陆路驿道,205页)《河南省地名词典》:鹿邑至太清宫为6公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433页)《河南省分县地图册》作5公里。(1982年,86页)《20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1997年发掘鹿邑太清宫遗址,发现唐、宋时期大型铺地砖建筑基址,证明至少在唐代这里被视为老子故里,在此祭祀。(河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753页)按:亳州、谯城即今安徽亳州市;真源、卫真即今河南鹿邑;玄元皇帝祠、老子祠即今太清宫。据上引唐、宋记载及计算,亳州、鹿邑两者距离为59、60、63或64里;清及今合为50或54里。真源、卫真、鹿邑至太清宫或故址距离,唐、宋记载及计算为14、9、10里,清及今距离合为10、12里。由于古代距离并非实测,唐代尺度较清及现代为小(一大尺为30厘米,一里为1800大尺),以城中心或以城门为准也有不同,上引记载,特别是真源、卫真、鹿邑至太清宫或故址的距离,基本一致,而太清宫故址至少唐代已经存在,因此,苦县历代沿革,一脉相承,即今鹿邑无疑。《清嘉庆一统志》卷194《归德府二?古迹》:“苦县故城,在鹿邑县东十里。”近人或引其说,但《津梁》:“会仙桥,在鹿邑县东十里太清宫后。”(商务印书馆,1934年,《四部丛刊续编》71册)则似以太清宫为苦县故城所在,与《晋书》卷14《地理志上》:豫州梁国苦“东有赖乡祠,老子所生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册,421页)《水经注疏》卷23《阴沟水》:涡水又东南屈,迳苦县故城南,又北迳老子庙东。(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中册,1941-4页)明言县、祠(庙)为两地不合,恐无据。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