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南頓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南顿县 (simplified Chinese)

Nandun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202 to 555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3.44423 E 114.83670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part of:

汝南郡 Runan Jun from -202 to -197
淮阳国 Huaiyang Guo from -196 to -195
汝南郡 Runan Jun from -194 to -169
汝南郡 Runan Jun from -168 to -156
汝南国 Runan Guo from -155 to -155
汝南国 Runan Guo from -154 to -154
汝南郡 Runan Jun from -153 to 8
汝南郡 Runan Jun from 9 to 13
汝坟郡 Rufen Jun from 14 to 22
汝南郡 Runan Jun from 23 to 301
南顿郡 Nandun Jun from 302 to 555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南顿县 前202--555年 今河南项城西南南顿镇北 约汉高帝五年(前202年)置,属汝南郡,十一年(前196年)属淮阳国(1),惠帝元年(194年)复属汝南郡(2),景帝二年(前155年)属汝南国,四年(前153年)复属汝南郡(3);约新莽天凤元年(14年)属汝坟郡(4),更始元年(23年),仍属汝南郡(5)。三国魏同(6),约晋永宁二年(302年)为南顿郡治(7),十六国后赵、前燕、前秦不改(8),北魏同(9),约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改置和城(10)。治今河南项城西南南顿镇北(11)。 注: (1)《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汝南郡,高帝置,莽曰汝汾。领南顿。(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册,1561页)谭其骧《秦郡界址考》:(陈)郡境于《汉志》为淮阳国、汝南郡。《始皇纪》:二十三年,击荆,取陈以南平舆,虏荆王。陈为淮阳,平舆则汝南也。《西汉地理杂考》:高帝末年汉天子自有郡十五“自余所考,五年又有汝南,六年于汝南外又有淮阳,二郡至十一年始以畀淮阳。”(《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上册,5、20、97页) (2)高帝十一年立淮阳国,惠帝元年除。《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2册,389页)、卷9《吕太后本纪》(397页)、卷17《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3册,811、813页)、《汉书》卷1《高帝纪》(1册,72页)、卷17《诸侯王表》(2册,405页)《高五王传》(7册,1989页)。淮阳国废后,汝南郡当已分置,或说文帝十二年分置汝南郡,谭说高帝五年已置汝南郡,后属淮阳国,惠帝元年至文帝十二年间,淮阳国几经置废,其间淮阳郡包含汝南郡于理不合,今作首次罢淮阳国后,汝南郡即已分置。 (3)《史记》卷17《汉兴以来诸侯年表》:汝南国。孝景前二年立,四年徙江都。(3册,839-42页)《汉书》卷14《诸侯王表》:江都易王非,三月甲寅,立为汝南王,二年迁江都。(2册,411页)同书卷53《江都易王非传》:孝景前二年立为汝南王,吴已破,徙王江都。(8册,2414页) (4)谭其骧《新莽职方考》:汝坟郡,汉汝南郡。《志》作汝汾,齐曰(齐召南《汉书官本考证》当是汝坟之讹。周曰(周寿昌《汉书注校补》)汝南古为汝坟地,于汾无涉,观下女阴莽曰汝坟可证。(卷二十一)(《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上册,56页) (5)王莽败亡后复旧制。(5册,1444页)《后汉书志》20《郡国志二》:汝南郡领南顿县。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2册,3424页。 (6)吴增仅、杨守敬《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1。《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2833页。 (7)《晋书》卷14《地理志上》:豫州汝南郡领南顿。又云,惠帝分汝阴立新蔡,分梁国立陈郡,分汝南立南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册,421-2页)未载惠帝何年分立,《宋书》卷36《州郡志二》:豫州陈郡太守,晋初并,梁王肜薨,还为陈。(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1083页)《晋书》卷38《梁王肜传》:永康二年薨。中华书局校勘记:《诸史考异》:《惠纪》太安元年五月肜薨,是年十二月改元,五月尚是永宁二年。《斠注》:永康无二年,当是永宁之讹。(4册,1128、1140页)则分陈郡在永宁二年,今作南顿郡也于此年分立。 (8)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卷2、3、4后赵、前燕、前秦未列南顿郡,南顿属汝南。(《二十五史补编》,3册, 4103、4125、4139页)按:《魏书?地形志》有南顿郡,则十六国应同晋惠帝时制度。 (9)《魏书》卷106《地形志中》:南顿郡领南顿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7册,2552页) (10)《隋书》卷30《地理志中》:淮阳郡“开皇十六年置陈州。”南顿“旧置南顿郡。后齐废郡及平乡县入,改曰和城。大业初又改为南顿。”(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40页)《北齐书》卷4《文宣帝纪》:天保七年十一月壬子“并省三州、一百五十三郡、五百八十九县、二镇二十六戍。”(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册,63页)当在此年行政区划调整时改置。 (11)《清嘉庆一统志》卷191《陈州府一?古迹》:南顿故城,在项城县北五十里。(商务印书馆,1934年,《四部丛刊续编》70册)宣统《项城县志》卷5《地理志?古迹》:遗址尚存在,今县北五十里。《河南省地名词典》:南顿古城遗址,在项城县水寨镇西南14公里处,今仅存北城垣,残高7米,长215米,余皆毁圯,面积约50万平方米。(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799页)按:清项城县在今项城南老城,1953年迁水寨镇,今南顿镇正在老城北,其北有古城遗址。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