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博陽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博阳县 (simplified Chinese)
Boya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202 to 62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3.57853 E 114.73217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博阳县 前202--前62年 今河南商水东北颍河南岸
约汉高帝五年(前202年)置,属汝南郡,十一年(前196年)属淮阳国(1),惠帝元年(194年)复属汝南郡(2),景帝二年(前155年)属汝南国,四年(前153年)复属汝南郡(3);元康三年(前63年)为侯国(4)。治今河南商水东北,颍河南岸(5)。
注:
(1)《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汝南郡“高帝置”;领博阳。(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册,1561-2页)谭其骧《秦郡新考》:“《陈涉世家》攻陈,陈守、令皆不在。按《始皇本纪》二十三年,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陈郡当置于是年。”《秦郡界址考》:郡境于《汉志》为淮阳国、汝南郡。《始皇纪》:二十三年,击荆,取陈以南平舆,虏荆王。陈为淮阳,平舆则汝南也。《西汉地理杂考》:高帝末年汉天子自有郡十五“自余所考,五年又有汝南,六年于汝南外又有淮阳,二郡至十一年始以畀淮阳。”(《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上册,5、20、97页)
(2)高帝十一年立淮阳国,惠帝元年除。《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2册,389页)、卷9《吕太后本纪》(397页)、卷17《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3册,811、813页)、《汉书》卷1《高帝纪》(1册,72页)、卷17《诸侯王表》(2册,405页)《高五王传》(7册,1989页)。淮阳国废后,汝南郡当已分置,或说文帝十二年分置汝南郡,谭说高帝五年已置汝南郡,后属淮阳国,惠帝元年至文帝十二年间,淮阳国几经置废,其间淮阳郡包含汝南郡于理不合,今作首次罢淮阳国后,汝南郡即已分置。
(3)《史记》卷17《汉兴以来诸侯年表》:汝南国。孝景前二年立,四年徙江都。(3册,839-42页)《汉书》卷14《诸侯王表》:江都易王非,三月甲寅,立为汝南王,二年迁江都。(2册,411页)同书卷53《江都易王非传》:孝景前二年立为汝南王,吴已破,徙王江都。(8册,2414页)
(4)《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汝南郡博阳,侯国。(1562页)卷18《外戚恩泽侯表》:博阳定侯丙吉,元康三年封,王莽败绝。(3册,701页)《水经注疏》卷22《颍水》:颍水东南迳博阳县故城东,汉宣帝封邴吉为侯国。(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中册,1818页)
(5)《水经注疏》卷22《颍水》:颍水又东,濦水注之,又东南迳博阳县故城东,城在南顿县北四十里。《太平寰宇记》卷10《河南道十》:陈州宛丘,博阳城在县西南四十里,《汉书?地理志》汝南郡有博阳县,应劭曰侯国也。(清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刊本)《清嘉庆一统志》卷191《陈州府一?古迹》:博阳故城,在商水县东北四十里,汉县,后汉省。(商务印书馆,1934年,《四部丛刊续编》70册)《商水县志》第8编第1章第8节《文物古迹》:顿(北都)位于城东南13公里李岗村,古城呈正方形,每边均为500米,汉称博阳。(河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355页)《河南省地名词典》:商水县平店下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419页)按:南顿在今项城县西,宛丘即今淮阳,南顿北四十里、淮阳西南四十里,约在今商水东北颍河南岸;李岗村古城距淮阳过远,距南顿又太近,与《水经注》、《寰宇记》所记里距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