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武當縣 (traditional Chinese)

武当县 (simplified Chinese)

Wudang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202 to 55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2.68161 E 111.16658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part of:

南阳郡 Nanyang Jun from -202 to 13
前队郡 Qiandui Jun from 14 to 22
南阳郡 Nanyang Jun from 23 to 55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武当县(前202年——55年)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属南阳郡。(1)治所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故关门岩(即旧均县,现已湮入丹江水库)北三里。(2)新莽天凤元年(14年)属前队郡。(3)刘玄更始元年(23年)复属南阳郡。(4)东汉建武中元元年(56年)改置为侯国。(5) 注: (1)《汉书》卷28上《地理志八上》南阳郡领有武当县。(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册,1563、1564页)据《史记》卷8《高祖本纪》:汉五年项籍死,“天下大定。高祖都雒阳,诸侯皆臣属。”(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2册,380页)武当县何时所置,未详。姑作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天下大定时为县,属南阳郡。 (2)《水经•沔水注》:“汉水又东南迳武当县故城北。”杨守敬按:故治在今均州北。(《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下册,2353页)《元和郡县图志》卷21《山南道•均州》武当县:“本汉旧县,属南阳郡。后汉初,延岑起兵于此,后遂空废。宋元嘉末,移县理延岑城。贞观十五年,于此置均州。”(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上册,544页)《旧唐书》卷39《山南东道•均州》武当县:“县旧治延岑城,显庆四年,移于今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册,1546页)按:汉之武当县治,疑即延岑城,亦唐贞观时之均州。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9《湖广五•襄阳府》均州武当城下引刘朐曰:“旧治延岑城,显庆四年移今治,北去旧城三里。”(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4册,3394页)唐显庆后至清之均州在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关门岩(现已湮入丹江水库中)。(清光绪二十七年《湖北舆地图》之《均州舆图北》在汉水南有均州。《湖北省地图集》有关门岩,见湖北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武汉,1965年,84——85页)则故武当县治在其北三里,也应在汉水南岸,合《水经注》等记载。而《元一统志》卷3《襄阳路•古迹》延岑城:“在穀城县西八里。”(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上册,315页)疑误。 (3)《汉书》卷28上《地理志八上》南阳郡:秦置。“莽曰前队。”领有武当县。(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册,1563、1564页)按:具体改名年代未详。据《汉书》卷99中《王莽传中》:天凤元年(14年),“郡县以亭为名者三百六十,以应符命文也”。又曰:郡有内郡、近郡、边郡,“合百二十有五郡。九州之内,县二千二百有三”。(12册,4136—4137页)据此,姑作郡在新莽天凤元年(14年)改为前队郡,领有武当县。 (4)《后汉书志》第22《郡国志四》南阳郡领有武当县。(《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2册,3476页)按:王莽败后,全国复汉旧郡、县名,但何时复名,未详。据《后汉书》卷11《刘玄刘盆子传》:更始即帝位,建元曰更始元年(23年),“是时海内豪桀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以待诏命,旬月之间,徧于天下”。(2册,469页)据此,姑作刘玄更始元年(23年)复旧郡名。 (5)《后汉书》卷15《邓晨传》:建武二十五年,西华侯晨卒,“小子棠嗣,后徙封武当。棠卒,子固嗣。固卒,子国嗣。国卒,子福嗣,永建元年卒,无子,国除。”(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3册,584、585页)何时徙封邓棠为武当侯未详,姑作东汉建武中元元年(56年)建置武当侯国。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