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酂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酂县 (simplified Chinese)
Zan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284 to 576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2.46271 E 111.62382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酂县(284年——576年)
西晋太康五年(284年)改赞县置。为顺阳郡治。(1)治所在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汉水北岸“乾德故城”北三里。(2)东晋永和六年(350年)属顺阳郡。(3)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改属广平郡。(4)齐建元元年(479年)为广平郡治。(5)梁中大通五年(533年)改为酂城郡治。(6)西魏同。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废入阴城。(7)
注:
(1)《晋书》卷15《地理志下•荆州》顺阳郡:“太康中置”,治酂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册,455页)清方恺《新校晋书地理志》之《荆州》顺阳郡下考曰:“《州郡志》汎阳令,晋太康五年立,属南郡,仍属顺阳。仍字疑后字之误。据此知太康五年以前皆名南乡郡也。”(《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3573页)按:本赞县,现作酂县,姑作西晋太康五年(284年)改,为顺阳郡治。而《水经•丹水注》曰:“汉建安中,割南阳右壤为南乡郡。逮晋封宣帝孙畅为顺阳王,因立为顺阳郡。”(《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中册,1733页)据《晋书》卷3《武帝纪》太康十年十一月甲申,“徙扶风王畅为顺阳王,畅弟歆为新野公”。(1册,79页)则应在太康末年顺阳郡治,与之不同。
(2)《水经》:沔水“又东南过酂县之西南”。《注》曰:“县治故城南临沔水,谓之酂头。汉高帝六年,封萧何为侯国也。薛瓒曰:今南乡酂头是也。”(《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下册,2355页)《太平寰宇记》卷145《山南东道四•光化军》乾德县下:“汉酂县,县北三里。”(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26册,13页)按:宋乾德县治所在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汉水北岸“乾德故城”。见清光绪二十七年《湖北舆地图》之《光化县舆图》。酂县治,当在其北三里,南临沔水,是也。
(3)《水经•丹水注》:顺阳郡“旧治酂城。永嘉中,丹水浸没,至永和中,徙治南乡故城。”(《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中册,1733页)清洪亮吉《东晋疆域志》卷2《荆州》顺阳郡领有酂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3611、3612页)按:姑作东晋永和六年(350年)顺阳郡治南乡,领有酂县。又《宋书》卷37《州郡志三•雍州》顺阳太守:“魏分南阳立曰南乡,晋武帝更名。成帝咸康四年,复立南乡,后复旧。”(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1137页)按:疑“复立南乡”时间不长,故此不予表示。
(4)《宋书》卷37《州郡志三•雍州》广平太守:江左侨立,治襄阳,今为实土。《永初郡国》及何志无酂县。领有酂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1141页)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之《宋政区建置表》谓雍州广平郡领有酂县。(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年,365页)按:据本书《州郡志》序:“今志大较以大明八年为正。”(1028页)姑作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改属广平郡。
(5)《南齐书》卷15《州郡志下•雍州》广平郡治酂县。(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册,282页)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之《齐政区建置表》谓雍州广平郡治酂县。(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年,383页)姑作南朝齐建元元年(479年)为广平郡治。
(6)《资治通鑑》卷156《梁纪十二》中大通五年(533年)十二月:魏荆州刺史贺拔胜寇雍州。“又遣军攻冯翊、安定、沔阳、酂城,皆拔之。”(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11册,4835页)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87《京西南路•光化军》:南朝梁“于酂立酂城郡,领阴、酂二县。”(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3册,2249、2250页)清《嘉庆一统志》卷346《襄阳府表》光化县下:“广平郡,梁改置酂城郡。”(《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28册,5页)清洪齮孙《补梁疆域志》卷3《雍州》酂城郡治酂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4册,4416页)按:姑作南朝梁中大通五年(533年)改为酂城郡治。而《周书》卷48《萧詧传》:梁元帝时,杜岸“遂奔其兄献于广平。詧遣将尹正、薛晖等攻拔之。”(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3册,858页)《隋书》卷31《地理志下•襄阳郡》阴城县:“西魏置酂城郡,后周废。”(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91页)均与之不同。
(7)宋欧阳忞《舆地广记》卷8《京西南路》光化军乾德县下:“汉酂县,萧何所封,属南阳郡。后汉因之。晋置顺阳郡,初治酂焉。西魏置酂城郡,后周废入阴城。”(《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3105册,92页)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87《京西南路•光化军》:南朝梁“于酂立酂城郡,领阴、酂二县。西魏因之,后周废为县。”(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3册,2249、2250页)《隋书》卷29《地理志》序:“周氏初有关中,百度草创……及于东夏削平,多有省废。”(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