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章陵縣 (traditional Chinese)

章陵县 (simplified Chinese)

Zhangling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30 to 22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1.99921 E 112.77004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part of:

南阳郡 Nanyang Jun from 30 to 189
章陵郡 Zhangling Jun from 190 to 221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章陵县(30年——221年) 东汉建武六年(30年)改舂陵县置。属南阳郡。(1)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市南偏东三十里处。(2)初平元年(190年)为章陵郡治。(3)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年)改名安昌县。(4) 注: (1)《后汉书》卷1上《光武帝纪一下》建武六年(30年)春正月丙辰:“改舂陵乡为章陵县。”(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册,47页)又《后汉书志》第22《郡国四•荆州》:南阳郡章陵县:“故舂陵,世祖更名。”(《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2册,3476页)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9《湖广五•襄阳府》枣阳县舂陵城:“光武即位,建武六年,改曰章陵。”(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4册,3387页)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曰:“由《后汉书•光武帝纪》及《续汉志》知,《汉志》之舂陵县于光武帝建武六年改为章陵。”(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99页) (2)《元和郡县图志》卷21《山南道•随州》枣阳县舂陵故城:“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上册,542页)《舆地纪胜》卷88《京西南路•枣阳军•古迹》舂陵故城下引《元和郡县志》云:“在军县南三十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3册,2814页)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9《湖广五•襄阳府》枣阳县舂陵城:“在县南三十里。”(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4册,3387页)按:唐至清枣阳县即今枣阳市,据清光绪二十七年《湖北舆地图》之《枣阳县舆图南》在县南偏东三十里处有“舂陵故城”。章陵本舂陵,当故治在今湖北枣阳市南偏东三十里处。而清《嘉庆一统志》卷347《襄阳府•古迹》舂陵故城:“在枣阳县东。”(《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28册,3页)与之不同。 (3)《后汉书》卷74下《刘表传》初平元年,蒯越谓表曰:“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李贤《注》引“《汉官仪》曰,荆州管长沙、……南郡、章陵等是也。”(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9册,2420页)清《嘉庆一统志》卷346《襄阳府表》章陵县:“后汉建武六年改置县,后为郡治。”(《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28册,4页)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曰:至迟在初平元年(190年)已析置章陵郡,疑领有章陵、蔡阳、随、平氏县。(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200页)按:姑作初平元年(190年)为章陵郡治。而清吴增仅撰、杨守敬补正《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7《魏荆州》章陵郡:“建安初年,以南阳郡章陵县置郡。”(《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2878页)与之不同。 (4)《水经•沔水注》:舂陵县,“光武即位改为章陵县,……魏黄初二年更从今名(安昌),故义阳郡治也。”(《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下册,2382、2383页)清吴增仅撰、杨守敬补正《三国郡县表》卷7《魏荆州》下《考证》章陵郡安昌县曰:“《水经注》黄初二年改章陵县曰安昌。今考彭城王据于黄初三年封章陵王,其年徙封义阳,安得二年已改名安昌乎?安昌改名疑当在彭城王据徙封义阳之初,《水经注》云‘二年’当即‘三年’之讹。”(《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2884页)按:当作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年)改名安昌县。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