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樂平縣 (traditional Chinese)
乐平县 (simplified Chinese)
Lepi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556 to 585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6.22434 E 115.64937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乐平县(556年——585年)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改阳平县名乐平县(1)。治今莘县西南焦庄附近(2)。属阳平郡(3)。北周建德七年(578年)为武阳郡治(4)。隋开皇六年(586年)复改名阳平县(5)。
注:
(1)《隋书》卷30《地理志中》:莘县,“旧曰阳平,后齐改曰乐平。”(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44页)《北齐书》卷4《文宣帝纪》:天保七年十一月,“并省三州、一百五十三郡、五百八十九县、二镇二十六戍。”(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册,63页)阳平县之改名乐平,当在此年。
(2)《魏书》卷106《地形志中》:阳平县,“有阳平城。”(同上引书,同页)则北魏时已徙治。《续山东考古录》卷5《东昌府下·莘县》:“《魏志》阳平有阳平城,所徙当即斗城。”王汝涛点注:“后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复置,治斗城,遗址在今莘县西南3·5公里处。高齐省乐平县入之,寻又改阳平县为乐平县。北周建德七年(公元578年)于县置武阳郡。”(济南市,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176页)以其所记推之,在今莘县西南焦庄(《山东省地图集》,34页)附近。
(3)《续山东考古录》卷5《东昌府下·莘县》:高齐“阳平郡乐平县。”王汝涛点注:高齐“改阳平县为乐平县,治斗城,遗址在今莘县城西南昌市公里处,隋初废》”(济南市,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175、151页)
(4)《隋书》卷30《地理志中》;莘县,旧曰阳平,后齐改曰乐平,”后周置武阳郡焉。“(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44—845页)《太平寰宇记》卷54《河北道三》:魏州莘县,汉为阳平县,“周建德七年于此置武阳郡,在武水之阳,因以为名。”(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10册,8页)
(5)《隋书》卷30《地理志中》:莘县,“旧曰阳平,后齐改曰乐平。开皇六年复曰阳平。”(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