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博平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博平县 (simplified Chinese)
Bopi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23 to 642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6.62890 E 115.97182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博平县(23年——642年)
刘玄更始元年(23年)改加睦县复汉名博平县,属东郡(1)。治今茌平县西北王菜瓜(2)。东汉因之(3)。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年)改属平原国,七年(226年)属平郡(4)。西晋泰始元年(265年)属平原国(5)。十六国后赵(6)、前秦(7)因之。北魏属平原郡(8)。北齐、北周因之(9)。隋开皇三年(583年)属毛州,十六年(596年)属博州(10),大业三年(607年)属清河郡(11)。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属博州,贞观十七年(643年)省入聊城县(12)。
注:
(1)《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一上》:更始元年(23年),光武持节北度河,镇慰州郡,”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册,10页)新莽寿良郡加睦县之复名博平县,仍属东郡,当在此时。
(2)《续山东考古录》卷4《东昌府上·博平县》:“博平县故城,在西北三十里。”王汝涛点注:汉博平县,“遗址在今茌平县萧家庄乡王菜瓜村西1公里处。”(济南市,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154、155页)至北宋景祐四年(1034年)徙治今茌平县西博平镇。
(3)《后汉书志》第21《续汉书·郡国志三》:东郡十五县,其一博平(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2册,3450页)
(4)《舆地广记》卷10《河北东路》博州博平县:“汉属东郡,魏、晋属平原郡。”(《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7年,2册,113页)《三国志》卷2《文帝纪》:黄初三年三月,“立齐公睿为平原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册,79页)同书卷3《明帝纪》:明皇帝睿,黄初三年,为平原王,七年,“即皇帝位。”(同上引书,1册,91页)国除为平原郡。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2《魏冀州部三》:黄初时,属平原(《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2649页)即黄初三年属平原国,七年属平原郡。
(5)《晋书》卷14《地理志上》:平原国领有博平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册,423页)不记何年改平原郡为平原国,《晋书·地理志》所载政区以太康初为准,是太康初以前已改置焉,姑作西晋初之泰始元年。
(6)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卷烟厂《后赵》:平原国领有博平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4108页)
(7)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卷6《前秦》:平原国领有博平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4143页)。
(8)《魏书》卷106《地形志中》:平原郡博平县,“二汉属东郡,晋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7册,2528页)
(9)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8《河南下》:平原郡领县三,一为博平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下册,751—752页)
(10)《太平寰宇记》卷54《河北道三》博州博平县,“隋开皇三年改隶毛州,十六年改属博州。”(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10册,17页)按“毛州”,《元和郡县图志》卷16《河北道一》:博州博平县作“屯州”(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上册,458页),未知是否。
(11)《隋书》卷30《地理志中》;清河郡治清河县,“大业初置清河郡。”(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46页)按同书卷3《炀帝纪上》:大业三年,“改州为郡。”(同上引书,1册,67页)是大业三年置清河郡。
(12)《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博州,武德四年置,“领聊城、武水、堂邑、茌平,仍置莘亭、灵泉、清平、博平、高唐凡九县。”博平县,“贞观十七年,省博平入聊城。”(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册,14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