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合鄉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合乡县 (simplified Chinese)
Hexia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265 to 555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5.09516 E 117.21945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合乡县(265年——555年)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复改合城县为合乡县,属东海郡(1)。治今滕州市东东沙河(2)。元康元年(291年)改属兰陵郡(3)。南朝宋(4)、北魏因之(5)。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6)。
注:
(1)《晋书》卷14《地理志上》:东海郡领有合乡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册,452页)不记何年改合城县置,《晋书·地理志》所载政区以太康初为准,是太康初以前已改名焉,姑作西晋初之泰始元年。
(2)《元和郡县图志》卷9《河南道五》:徐州滕县,“合乡故城,在县东二十三里。即《论语》所谓互乡也。”(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上册,228页)按唐滕县,即今滕州市,则汉合乡县,在今滕州市东二十三里。《续山东考古录》卷19《兖州府下·滕县》:“合乡县故城,在东二十三里,今讹梁城,一称城头。”王汝涛点注:合乡县,汉置,“高齐废,遗址当在今滕州市城关镇东东沙河南境,详址待考。”(济南市,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510、512页)按城头西南距滕州市三十余里,与上引《元和志》不合,而东沙河西距滕州市约二十里左右,(《山东省地图集》,58—59页)当是。东汉末改为合城县,西晋泰始元年复名合乡县。
(3)《晋书》卷15《地理志下》;“元康元年,分东海置兰陵郡。”(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册,452页)《太平寰宇记》卷23《河南道二十三》:沂州承县,“晋惠帝分东海郡之兰陵、承、戚、合乡、昌虑五县置兰陵郡,理承城。”(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5册,11页)
(4)《宋书》卷35《州郡志一》:兰陵郡领县三,其一合乡(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1049页)
(5)《魏书》卷106《地形志中》:兰陵郡领县四,合乡,“二汉、晋属东海,后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7册,2539页)
(6)《读史方舆纪要》卷32《山东3》:合乡县,汉置,“后齐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2册,1422页)《北齐书》卷4《文宣帝纪》:天保七年十一月,“并省三州、一百五十三郡、五百八十九县、二镇二十六戍。”(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册,63页)合乡县之废,当在此年。
北魏皇兴元年(467年)——北齐天保六年(555年)
北魏皇兴元年(467年)置,属建昌郡,太和十五年(491年)属彭城郡,东魏武定五年(547年)属蕃郡(1)。治今枣庄市西薛城(2)。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3)。
注:
(1)《魏书》卷106《地形志中》:蕃郡,“永兴,皇兴初置,属建昌郡,太和十五年罢郡,属彭城,武定五年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7册,2538页)
(2)《续山东考古录》卷19《兖州府下·滕县》:“永兴故城,在东南七十里,今临城驿。其地有永兴社,其旁有永兴村。”王汝涛点注:“永兴县,皇兴初年(467年)置,高齐省。遗址即今枣庄市薛城区。”(济南市,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513、516页)按清临城驿,即今枣庄市西薛城(《山东省地图集》,17页),是也。
(3)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66《兖州府·古迹》:永兴废县,“北齐废。”(《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59册,8页)《北齐书》卷4《文宣帝纪》:天保七年十一月,“并省三州、一百五十三郡、五百八十九县、二镇二十六戍。”(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册,63页)永兴县之废,当在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