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臨邑縣 (traditional Chinese)
临邑县 (simplified Chinese)
Linyi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962 to 1912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7.19033 E 116.85932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临邑县(962年——1912年)
北宋建隆三年(962年)迁临邑县于今县治(1),属齐州,政和六年(1116年)属济南府(2)。金代因之(3)。蒙古太宗七年(1235年)改属河间府,宪宗三年(1253年)改属济南路,至元二年(1265年)复属河间路(4)。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济南府(5)。清雍正七年(1730年)属高唐直隶州,十二年(1734年)还属济南府(6)。1913年济南府废,属山东省(7)。
注:
(1)《宋史》卷85《地理志一》:临邑县,“建隆元年,河决公乘渡口,坏城,三年,移治孙耿镇。”(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7册,2108页)《续山东考古录》卷3《济南府下·临邑县》引《宋史·地理志》文云:“建隆元年,河决公乘渡口,坏城,三年,移治孙耿镇。是也。但旧孙耿镇实在今济阳西南四十里(新孙耿镇在齐河)《太平寰宇记》,县已徙治,仍用旧文者甚多,……但《寰宇记》杂集群书而成,其山川古迹,往往一县而或用旧文,或据新志。如临邑县称‘古黄河在县南二十里’,考《元和郡县图志》:‘黄河在临邑北七十里。’孙耿镇南二十里,黄河从古所未经。而今县南之水小支河,正《水经注》河水故道。宋初稍南行,今土河,故以此为古黄河。据此,是太平兴国时,临邑即今治无疑。《通志》谓‘徙孙耿,不久又徙今治’,理或然也。……疑宋建隆三年即徙今治,改旧治为孙耿镇,而《宋史·地理志》有误,未可知也。”王汝涛点注:“公元962年北移今治,即今临邑县城。”(济南市,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116页)
(2)《宋史》卷85《地理志一》:济南府,本齐州,“政和六年,升为府”,县五,其一临邑(同上引书,7册,2108页)
(3)《金史》卷25《地理志中》:济南府,县七,其一临邑(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册,611—612页)
(4)《元史》卷58《地理志一》:河间路,“宋河间府。元至元二年,置河间路总管府”,领临邑县,“本属济南府,太宗七年,割属潭间。宪宗三年,还属济南。至元二年,复属河间。”(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5册,1363—1364页)
(5)《明史》卷41《地理志二》:济南府,元济南路,“太祖吴元年为府”,领临邑县,“元属河间路,洪武初来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938—939页)
(6)牛平汉《清代政区沿革综表》:济南府,“雍正七年十二月乙卯(1730·2·2)析平原、禹城、临邑、陵四县往属高唐直隶州。十二年六月癸亥(1734·7·19)析高唐直隶州属之平原、禹城、临邑、陵四县还属于府。”(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186页)
(7)《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山东省历城县,“旧济南府附郭首县,民国二年二月,裁府留县”,临邑县属省(内政部编,商务印书馆,1947年,120、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