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東平陵縣 (traditional Chinese)

东平陵县 (simplified Chinese)

Dongpingling X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201 to 423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6.71219 E 117.52242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博阳郡 Boyang Jun from -201 to -188
济南郡 Jinan Jun from -187 to -179
济北国 Jibei Guo from -178 to -178
济南郡 Jinan Jun from -177 to -166
济南郡 Jinan Jun from -177 to -166
济南郡 Jinan Jun from -165 to -165
济南国 Jinan Guo from -164 to -155
济南郡 Jinan Jun from -154 to -123
济南郡 Jinan Jun from -154 to -123
济南郡 Jinan Jun from -122 to 13
乐安郡 Lean Jun from 14 to 22
济南郡 Jinan Jun from 23 to 40
济南国 Jinan Guo from 41 to 152
济南郡 Jinan Jun from 153 to 173
济南国 Jinan Guo from 174 to 219
济南郡 Jinan Jun from 220 to 245
济南国 Jinan Guo from 246 to 264
济南郡 Jinan Jun from 265 to 423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东平陵县(前201年-423年)

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属博阳郡(1),治今山东章丘县明水镇西城角头(2)。吕后元年(公元前187年)为济南郡治(3)。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属济北国,三年为济南郡治,十六年(公元前164年)为济南国治,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为济南郡治(4)。新莽天凤元年(14年)属乐安郡(5)。刘玄更始元年(23年)复属济南郡(6)。东汉建武十七年(41年)为济南国治(7),永兴元年(153年)为济南郡治(8)。熹平三年(174年)为济南国治。延康元年(220年)为济南郡治(9)。三国魏正始七年(246年)为济南国治(10)。西晋泰始元年(265年)为济南郡治,永嘉六年(312年)改属济南郡(11)。北魏始光元年(424年)省‘东’字,改名平陵县(12)。

注:
(1)《汉书》卷28《地理志上》:济南郡,县十四,首县东平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册,1581页)是为济南郡治。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第九章《齐国沿革》:“高帝六年,封子肥为齐王,有临淄、济北、博阳、城阳、胶东、胶西、琅邪七郡。”该书附图高帝六年—惠帝元年齐国七郡图,博阳郡治博县(博阳),领有东平陵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98页)
(2)《齐乘》卷4《古迹》:“东平陵城,济南东七十里。古城在西南龙山镇相对,汉为东平陵县。”(《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1册,582页)按济南,即今山东济南市。《续山东考古录》卷1《济南府上·历城县》王汝涛点注:“平陵邑,遗址在今济南市章丘县明水镇西13公里,济(南)|青(岛)公路北侧,今名为东平陵故城,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始建于西周末年,汉代又重修过。现存城墙系汉氏重修,南北长1900公尺,东西宽1900公尺,墙厚度8公尺,总面积361万平方公尺。现城墙犹存,城门遗址尚可辨认。”(济南市,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28页)按今章丘县西城角头,西与龙山镇相对(《山东省地图集》,1964年,70页)按,与《齐乘》所载及王汝涛所述相符,即是。
(3)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第九章《齐国沿革》第五节《济南郡沿革(含泰山郡)》:“高帝六年,齐悼惠王七郡有博阳无济南,文帝十六年,七齐有济南无博阳,两相对照知博阳郡即济南国之前身。……吕后元年,割齐之济南郡为吕王奉邑,始见济南之名。大抵因博阳郡治迁至济水以南之东平陵,遂更郡名为济南,更名之年已无考。”(同上引书,107—108页)今姑以吕后元年始见济南之名,为博阳郡改名济南郡,迁治东平陵。
(4)《元和郡县图志》卷10《河南道六》:齐州,“景帝三年为济南郡,理东平陵。”(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上册,276页)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第四节《济北国沿革(含平原郡):济北国“兼有汉六年时的济北、博阳二郡”,第九章《齐国沿革》第五节《济南国沿革(含泰山郡)》:“文帝元年,复为齐国济南郡支郡,二年,属刘兴济北国,三年,属汉为郡。十六年,以济南郡置国。景帝三年,国除为郡。”(同上引书,107—108页)
(5)谭其骧《新莽职方考》:“乐安郡,汉济南郡。”(《长水集》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65页)文又云:元始五年,王莽更州名,“并稍增置郡县,迄于天凤元年(14年)总有郡一百二十五,今可考者一百一十六,县二千二百三。”(同上书,49页)济南郡之改名乐安郡当在元凤元年。
(6)《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一上》:更始元年(23年),光武持节北度河,镇慰州郡,”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册,10页)乐安郡之复汉旧名为济南郡当在此时。
(7)《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下》:建武十七年,“九国公,皆即旧封进爵为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册,68页)同书卷42《光武十王传·济南安王康传》:“建武十五年封济南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二十八年就国。”(同上引书,5册,1431页)建武十七年为济南国,东平陵县为国治。
(8)《后汉书》卷7《桓帝纪》:永兴元年,“济南王广薨,无子,国除。”(同上引书,2册,298页)按国除为郡,东平陵县为郡治。
(9)后汉书》卷8《灵帝纪》:熹平三年夏六月,“封河间王利子康为济南王,奉孝仁皇祀。”(同上引书,2册,335页)同书卷55《河间孝王开传》:熹平三年,“使使拜河间安王利子康为济南王,奉孝仁皇祀。康薨,子贇嗣,建安十二年,黄巾贼所害。子开嗣,立十三年,魏受禅,以为崇德侯。”(同上引书,7册,1810页)按熹平三年为国,刘开立十三年,是在延康元年,是年十月,即220年11月,汉献帝退位,魏受禅,国除为郡。
(10)《三国志》卷19《魏志·任城威王彰传》:黄初四年薨,子楷嗣,,“正始七年,徙封济南。”(北京,中华书局,1875年,2册,556—557页)吴增仅《三国郡县表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