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雙流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双流县 (simplified Chinese)

Shuangliu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601 to 1376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0.57989 E 103.92331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益州 Yi Zhou from 601 to 606
蜀郡 Shu Jun from 607 to 617
益州 Yi Zhou from 618 to 718
益州 Yi Zhou from 719 to 741
蜀郡 Shu Jun from 742 to 756
成都府 Chengdufu from 757 to 980
益州 Yi Zhou from 981 to 987
成都府 Chengdufu from 988 to 993
益州 Yi Zhou from 994 to 1058
成都府 Chengdu Fu from 1059 to 1370
成都府 Chengdu Fu from 1371 to 1376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双流县(601-1376年)

隋仁寿元年(601年)改广都县名曰双流县,属益州。大业三年(607年)
改州为郡,县仍属蜀郡。故治即今四川成都市双流县治。①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属益州。天宝元年(742年)又属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属成都府。②前蜀天复七年(907年)地入前蜀,属成都府。后蜀明德元年(934年)地入后蜀,属成都府。③宋干德三年(965年)春,平后蜀,地入宋,仍旧制。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属益州。端拱元年(988年)复属成都府。淳化五年(994年)又属益州。嘉佑四年(1059年)复属成都府。④1236年(蒙古太宗八年)为蒙古所占,属成都府。⑤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为明玉珍所据。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称帝,建国号夏。明洪武四年(1371年)为明所有,属成都府。⑥洪武十年(1377年)五月省入华阳县。⑦

注:
①《隋书》卷29《地理志上》:蜀郡双流,“旧曰广都,置宁蜀郡,后周郡废。仁寿元年改县曰双流。”(第3册,826页)《元和郡县志》卷31成都府双流县:“本汉广都县也。隋仁寿元年避炀帝讳改为双流,因以县在二江之间,仍取《蜀都赋》云‘带二江之双流’为名也。皇朝因之。”(下册,中华书局本,771页)《读史方舆纪要》卷67双流县:“晋移县治此。”(第三册,2866页)《隋书》卷29《地理志上》:“开皇三年(583年)遂废诸郡。”(第3册,807页)《隋书》卷3《炀帝纪上》:大业三年(607年)夏四月壬辰,“改州为郡。”(第1册,67页)
②《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成都府领郫县,“汉县,属蜀郡。隋置蒙州,大业省为郫县。”(第5册,1665页)《新唐书》卷42《地理志六》剑南道成都府领郫县。(第4册,1080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成都府,隋蜀郡。武德元年改为益州。……天宝元年改益州为蜀郡。”(第5册,1663_64页)《元和郡县志》卷31《剑南道上》成都府“(天宝)十五年玄宗幸蜀,改为成都府。”(下册,767页)《太平寰宇记》卷72益州:“至德二年十月驾还西京,改蜀郡为成都府,长史为尹。……自后不改。皇朝因之。”兹从《太平寰宇记》改于至德二年。
③《新五代史》卷63《王建传》:天佑三年(906年)唐封王建为蜀王,次年907年王建称帝。史称前蜀。(第2册,787页)《新五代史》卷64《孟知祥传》:934年孟知祥在蜀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第2册,802-803页)《资治通鉴》卷266后梁开平元年(907年)九月巳亥,蜀王“即皇帝位,国号大蜀。”(18册,8685页)《资治通鉴》卷278后唐清泰元年(934年)正月,:“蜀将吏劝孟知祥称帝,巳巳,知祥即皇帝位于成都。”(第19册,9102页)《新五代史》卷60《职方考》:“自剑以南及山南西道四十六州为蜀。”(第三册,714页)
④《太平寰宇记》卷72益州领双流县。《元丰九域志》卷7成都府领双流县。(上册,308页)《宋史》卷89《地理志五》:成都府双流县。(第7册,2211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干德三年(965年)春正月,平蜀。(第2册,146页)《宋史》卷89《地理志五》:“成都府……太平兴国六年降为州。端拱元年复为剑南西川成都府。淳化五年降为益州。……嘉佑五年复为府。”(第7册,2210页)《元丰九域志》卷7成都府:“唐成都府,剑南西川节度使,皇朝太平兴国六年降为益州,罢节度。端拱元年复为成都府,剑南西川节度使。淳化五年复为益州。嘉佑四年复升为府。”(上册,307页)按:《宋会要辑稿》第189册方域七之一:“嘉佑四年以益州路为成都府路。”(第八册)当同时改益州为成都府,故从嘉佑四年说。
⑤《元史》卷2《太宗纪》:太宗窝阔台八年(1236年):“冬十月,阔端入成都。诏招谕秦、巩等二十余州,皆降。”(第1册,35页)《元史》卷60《地理志三》:“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成都路……元初抚定,立总管府,设录事司。至元十三年领成都.嘉定.崇庆三府,眉、邛、隆、黎、雅、威、茂、简、汉、彭、绵十一州。”(第5册,1434页)成都路领郫县。(1435页)
⑥《明史》卷123《明玉珍传》:“至正十七年(1357年)“(徐)寿辉授玉珍陇蜀行省右丞。”(第12册,3701页)“二十二年春,(玉珍)僭即皇帝位于重庆,国号夏,建元天统。……分蜀地为八道,更置府州县官名。”(3702页)详情不明。《明史》卷2《太祖纪二》:洪武四年(1371年)秋七月“辛酉,傅友德下成都,四川平。”(第1册,26页)《明史》卷43《地理志四》:成都府领双流县。(第4册,1022页)
⑦《明史》卷43《地理志四》成都府双流县:“府西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华阳县。”(第4册,1022页)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