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雍丘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雍丘县 (simplified Chinese)

Yongqiu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242 to 936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4.55351 E 114.77448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东郡 Dong Jun from -242 to -226
砀郡 Dang Jun from -225 to -203
梁国 Liang Guo from -202 to -197
梁国 Liang Guo from -202 to -179
梁国 Liang Guo from -196 to -145
梁国 Liang Guo from -178 to -145
济川国 Jichuan Guo from -144 to -139
济川国 Jichuan Guo from -138 to -138
济川郡 Jichuan Jun from -137 to -123
陈留郡 Chenliu Jun from -122 to -42
济阳国 Jiyang Guo from -41 to -35
陈留郡 Chenliu Jun from -34 to 0
陈留郡 Chenliu Jun from 1 to 13
陈定郡 Chending Jun from 14 to 21
陈留郡 Chenliu Jun from 22 to 221
陈留国 Chenliu Guo from 222 to 223
陈留郡 Chenliu Jun from 224 to 231
陈留国 Chenliu Guo from 232 to 334
陈留郡 Chenliu Jun from 349 to 527
阳夏郡 Yangxia Jun from 528 to 582
汴州 Bian Zhou from 583 to 595
杞州 Qi Zhou from 596 to 606
梁郡 Liang Jun from 607 to 620
杞州 Qi Zhou from 621 to 626
汴州 Bian Zhou from 627 to 741
陈留郡 Chenliu Jun from 742 to 755
陈留郡 Chenliu Jun from 756 to 757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雍丘县(前242--936年)

约秦始皇五年(前242年)置,属东郡(1),二十二年(前225年)属砀郡。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属梁国(2),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属济川国(3),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属济川郡(4),元狩元年(前122年)属陈留郡(5)。永光三年(前41年)属济阳国,建昭五年(前34年)仍属陈留郡(6)。新莽天凤元年(14年)属陈定郡,更始元年(22年)复属陈留郡(7),东汉同(8)。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属陈留国,五年复属陈留郡,太和六年(232年)又属陈留国,西晋同(9)。约十六国后赵建武元年(335年)属建昌郡,太宁元年(349年)复属陈留郡(10);东晋、前燕、前秦、后燕、后秦并同(11)。北魏孝昌四年(528年)为阳夏郡治(12),东魏、北齐同(13)。隋开皇三年(583年)属汴州,十六年(596年)为杞州治,大业三年(607年)属梁郡(14)。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杞州治,贞观元年(627年)属汴州,天宝元年(742年)属陈留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汴州(15)。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属开封府,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属汴州(16),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改为杞县(17)。即今河南杞县(18)。

注:
(1)《史记》卷6《秦始王本纪》:五年,定酸枣、雍丘等,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东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册,224页)《水经注疏》卷24《睢水》:睢水又东迳雍丘县故城北,县旧杞国也,秦以为县。秦始王因筑其表为大城,而以县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中册,2004-5页)
(2)《水经注疏》卷24《睢水》:睢水又东迳睢阳县故城南,“秦始王二十二年以为砀郡。”(中册,2007-8页)《汉书》卷28《地理志下》:梁国“故秦砀郡,高帝五年为梁国。”(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册,1636页)《史记》卷58《梁孝王世家》:“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6册,2083页)《汉书》卷8《高帝纪》:“西过高阳。”裴骃集解引瓒曰:“《陈留传》曰在雍丘西南。”(2册,358页)谭其骧《秦郡界址考》:陈留,梁之分郡。高阳,亭名,《续志》属圉县。自大梁以东,当属砀郡,汉属陈留。(北京,人民出版社,《长水集》,上册,14页)《清嘉庆一统志》卷187《开封府二·古迹》:“《寰宇记》高阳城在雍丘县西二十九里”(商务印书馆,1934年,《四部丛刊续编》69册,9页)按:雍丘即今杞县,今杞县西南二十二里有高阳镇。雍丘在高阳以东,自应属砀郡,汉属梁国。
(3)《史记》卷58《梁孝王世家》:梁孝王卒“乃分梁为五国。(6册,2086页)”《水经注疏》卷7《济水》:“汉景帝中六年,封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应劭曰:济川,今陈留济阳县是也。”(上册,690--1页)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4:“予尝读《水经注》引应劭说:济川,今陈留济阳县是也。乃知陈留郡即济川,故地志称陈留郡,武帝元狩元年置,不言故属梁国者,史之阙也。济川国除,在武帝建元三年,其时当为济川郡,至元狩初,移至陈留,乃改为陈留郡尔。”(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上册,65页)
(4)《史记》卷17《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孝景中元五年分为济川国,六年,王明元年;孝武建元三年济川王废,四年为郡。(3册,850、854页)卷58《梁孝王世家》:梁孝王子明,孝景中六年为济川王,七岁废为庶人,地入于汉为郡。(6册,2086、2088页)按:孝景中六年后七岁为武帝建元四年。
(5)《汉书》卷28《地理志上》:“陈留郡,武帝元狩元年置。”(6册,1558页)
(6)《汉书》卷14《诸侯王表》:定陶共王康,元帝子,永光三年三月立为济阳王,八年徙山阳。(2册,423页)按:济阳即原济川。
(7)《汉书》卷99中《王莽传中》:天凤元年,“制诏陈留大尹、太尉:其以益岁以南付新平;新平,故淮阳。以雍丘以东付陈定;陈定,故梁郡。以封丘以东付治亭;治亭,故东郡。以陈留以西付祈隧;祈隧,故荥阳。陈留已无复有郡矣。”(12册,4137~8页)谭其骧《新莽职方考》:陈留郡引《莽传》云“案事在天凤之后,兹编以天凤为断,故仍立此郡。(《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上册,62页)按:《王莽传》此事列在天凤元年,据文意又似在元年后,惟具体不知何时,今统作此年改;王莽亡后复旧。
(8)《后汉书志》21《郡国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2册,3447页。
(9)吴增仅、杨守敬《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2。又雍丘,黄初四年鄄城王植徙封此,太和元年植徙封浚仪,二年还封此,三年徙封东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2854-5页)《三国志》卷4《魏志·三少帝记》:陈留王,封常道乡公,咸熙二年“禅位于晋嗣王,如汉魏故事。”裴松之注引《魏世谱》曰,封帝为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