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定襄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定襄县 (simplified Chinese)
Dingxia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317 to 605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0.39900 E 112.22719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定襄县(317年——605年)(钱林书编写)
东晋建武元年(317年)侨立,为新兴郡治。(1)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县东北(确地未详)。(2)南朝宋、齐不改。(3)梁、陈、北周同。(4)隋开皇七年(587年)属荆州。(5)大业二年(606年)废入安兴县。(6)
注:
(1)《晋书》卷15《地理志下》荆州:“元帝渡江,又侨立新兴、南河东二郡。”(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册,458页)《宋书》卷37《州郡志三·荆州》新兴太守:“晋江左侨立。宋初六县,后省云中,汉旧名,属云中。孝武孝建二年,又省九原县汉旧名,属五原。并定襄,宕渠流寓立。并广牧。”治定襄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1121页)按:宋初六县,当作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即侨立,新兴郡治定襄县。
(2)杨守敬《东晋疆域图》:新兴侨郡所领定襄县无考。(清宣统元年刊本,50页)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5《山南下·荆州》新兴郡治定襄县。在“今湖北江陵县东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上册,504页)故作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县东北(确地未详)。
(3)《宋书》卷37《州郡志三·荆州》新兴郡治定襄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1121页)《南齐书》卷15《州郡志下·荆州》新兴郡治定襄县。(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册,275页)
(4)《南史》卷52《梁宗室传下》:南平王伟子祗,“天监中,封定襄县侯”。(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册,1294页)《梁书》卷4《简文帝纪》太清三年七月庚午:“以司空南康嗣王会理兼尚书令,南海王大临为扬州刺史,新兴王大荘为南徐州刺史。”(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册,105页)《陈书》卷25《孙瑒传》:“天嘉元年,授使持节、散骑常侍、安南将军、湘州刺史,封定襄县侯,邑一千户。瑒怀不自安,乃固请入朝。”又卷28《高宗二十九王传》:“新兴王叔纯字子共,高宗第二十八子也。至德元年,立为新兴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2册,320、374页)按:梁、陈曾封新兴为王国,此均作郡表示。清洪齮孙《补梁疆域志》卷3《荆州》新兴郡治定襄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4册,4406页)姑作南朝梁、陈均有定襄县,为新兴郡治。又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5《山南下·荆州》新兴郡治定襄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上册,504页)
(5)《隋书》卷31《地理志下·扬州》南郡:“旧置荆州。……二十年改为荆州总管。大业初废。”又在所领安兴县下曰:“又有定襄县,大业初废入。”(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88、889页)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卷9《南郡》“二十年改为荆州总管”下曰:“《寰宇记》:隋初改荆州为江陵镇,隶襄州,至七年改为荆州。又邓州下云:开皇七年,梁祚既绝,改荆州为邓州,荆州之称复归江陵。疑改荆州总管即在开皇七年。”(《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4册,4898页)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8《湖广四·荆州府》江陵县安兴城:新兴郡,“隋开皇七年郡废”。(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4册,3334页)又民国《湖北通志》卷5《舆地志五·沿革》荆州:隋开皇七年,“并梁改为荆州总管,废南郡及新兴郡”。(台湾,华文书局据民国十年刊本影印,1967年,1册,140页)按:当作隋开皇七年(587年)废新兴郡,定襄县属荆州。
(6)《隋书》卷31《地理志下·扬州》南郡安兴县下曰:“又有定襄县,大业初废入。”(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88、889页)据《隋书》卷3《炀帝纪上》:大业二年(606年)正月“丁卯,遣十使并省州县。”(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册,65页)按:故作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废定襄县入安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