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黃岡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黄冈县 (simplified Chinese)
Huangga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598 to 884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0.84584 E 114.79912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黄冈县(598年——884年)(钱林书编写)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南安县置。(1)治今湖北新洲县。(2)为黄州治。(3)大业三年(607)为永安郡治。(4)唐武德三年(620年)为黄州治。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齐安郡治。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黄州治。(5)唐中和五年(885年)徙治今黄州市。(6)
注:
(1)《隋书》卷31《地理志下·永安郡》黄冈县:“齐曰南安,又置齐安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598年)改县曰黄冈。”(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93页)
(2)《太平寰宇记》卷131《淮南道九·黄州》:黄州“唐中和五年移于旧邾城南与武昌对。”黄冈县下曰:本汉西陵县地。“唐中和五年随州迁就大江边”。又旧州城下曰:“在县西北一百一十七里。”(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24册,2、3页)《读史方舆纪要》卷76《湖广二·黄州府》黄冈县黄冈故城:在“府西北百二十里,汉邾县地。萧齐置南安县。……(隋)开皇五年置黄州。十八年改县曰黄冈县。大业初为永安郡治,唐黄州亦治焉。今亦谓之旧州城。”(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4册,3243页)清英启修《黄州府志》卷3《疆域志·古迹》黄冈县黄冈故城:“县西北百二十里。南齐置南安县。隋改为黄冈。唐移治故邾城而此城废为旧城市,今称新州。”(《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据清光绪十年刊本影印,1976年,346册,120页)旧州城当即旧城市。清《湖北舆地图》之《黄州府舆图》在黄冈县西北举水东岸有新洲,即今之新洲县。按:据此,唐中和五年前黄冈县即今新洲县。
(3)《隋书》卷31《地理志下》永安郡:“后齐置衡州,陈废,后周又置,开皇五年改曰黄州。”又在所治黄冈县下曰:“齐曰南安,又置齐安郡。开皇初郡废。”(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93页)按:齐安县为齐安郡治。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为州,当为衡州治,五年(585年)改为黄州治。此时当仍为黄州治。
(4)《隋书》卷31《地理志下》永安郡:“后齐置衡州,陈废,后周又置,开皇五年改曰黄州。”治黄冈县。(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93页)又《隋书》卷28《百官志下》:炀帝即位,多所改革,大业三年(607)定令,“罢州置郡,郡置太守”(3册,879、802页)按:当作大业三年改黄州为永安郡,治黄冈县。
(5)《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三·淮南道》黄州:“隋永安郡。武德三年(620年),改为黄州。……黄州领黄冈、木兰、麻城、黄陂四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齐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黄州。”治黄冈县。(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册,1580页)
(6)《太平寰宇记》卷131《淮南道九·黄州》:黄州“唐中和五年(885年)移于旧邾城南与武昌对。”(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24册,2、3页)《读史方舆纪要》卷76《湖广二·黄州府》黄冈县:“唐中和五(三)年,迁黄州治此,附郭县亦移治。仍曰黄冈,今编户八十六里。”(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4册,3243页)清《嘉庆一统志》卷340《黄州府一·城池》黄州府城:“周七里有奇……明洪武初,因旧址改建。本顺治四年修。康熙十一年、雍正二年、乾隆十二年重修。黄冈县附郭。”(《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25册,4页)按:明、清黄冈县,即今黄州市。当作唐中和五年移于今黄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