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臨澧縣 (traditional Chinese)
临澧县 (simplified Chinese)
Linli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283 to 557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29.39268 E 110.16237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临澧县(283-557年)治所(傅林祥编写)
西晋太康四年(283年)置。⑴治所在今湖南桑植县驻地澧源镇。⑵属天门郡。南朝宋、齐、梁因之。⑶此后省。⑷
⑴《宋书》卷37《州郡三》:“临澧令,晋武帝太康四年立。”(北京,中华书局,4册,1119页。)
《宋书》卷37《州郡三》:“充县后省。”(北京,中华书局,4册,1119页)
《水经?澧水注》:“充县废省,临澧县即其地,临澧县之故治,临侧澧水,即为县名,晋太康四年置。”(《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下册,3066页)
宋本《太平寰宇记》卷118《江南西道十六》:“故崇义县城,本汉充县地,属武陵郡。晋省充县,立临澧县。《太康地志》云:临澧属天门郡。”
据此,作西晋太康四年废充县,置临澧县。
⑵《舆地纪胜》卷70《澧州》:“故充城,两汉《志》、晋《志》并有充县,《元和郡县志》云在慈利县西二百四十里,武德中所置崇义县东北一里故充城是也。”(北京,中华书局,第3册,第2388页)
《读史方舆纪要》卷77《湖广三》:“充城,(慈利)县西二百四十里。汉充县,属武陵郡。后汉因之。永和二年,陵蛮叛,围充城,是也。”(北京,中华书局,第4册,第3323页)
同治《续修慈利县志》卷二《建置沿革三》:“充县城在县西二百四十里,今桑植县即其地。”
《湖南省志(修订本)》第二卷《地理志》第二篇《沿革》:“桑植县在汉代为充县。治所即在今县城。(见光绪《湖南通志》卷42)晋改临澧县(非今临澧县)。《水经注》:‘充县废省,临澧即其地。县即充县之故治。临侧澧水,故为县名。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置。’(卷37)”(湖南人民出版社,上册,第699页)
一说在今湖南大庸市区西。
嘉庆《清一统志》卷374《澧州二》:“临澧故城在永定县西。汉置充县,晋改临澧,南北朝梁以后省。《汉书?地理志》:武陵郡充县。《宋书?州郡志》:天门太守领县临澧,晋武帝太康四年立。《水经注》:充县废省,临澧即其地,县即充县之故治,侧临澧水,改为县名。《永定卫志》:临澧城,今大庸所乃其故址。按:《水经注》:临澧即故充县所置,《晋志》充县与临澧并列,误也。”(第138册,第2页)
裴淮昌主编:《湖南古今地名辞典》:充县,“治所在今桑植县澧源镇,一说在今大庸市区西。”(湖南出版社,第344页)
一说在今湖南慈利县西九江镇。
隆庆《岳州府志》卷7《职方考》:“充城,县西二百四十里,隶武陵,废,康武德复置。即今九溪城。”(上海古籍书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7册)
万历《慈利县志》卷10《公宇》:“充城,充县在邑西二十二都,今九溪卫仓是其遗址也。见旧《志》”(上海古籍书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9册)
《湖南省志(修订本)》第二卷《地理志》第二篇《沿革》:“九溪城,现名九江镇。在县治西北90里。”(湖南人民出版社,上册,第662页)
⑶《南齐书》卷15《州郡下》;北京,中华书局,1册,274页。
洪齮孙,《补梁疆域志》卷3;北京,中华书局,《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4406页。
⑷嘉庆《清一统志》卷374《澧州二》:“临澧故城在永定县西。汉置充县,晋改临澧,南北朝梁以后省。《汉书?地理志》:武陵郡充县。《宋书?州郡志》:天门太守领县临澧,晋武帝太康四年立。《水经注》:充县废省,临澧即其地,县即充县之故治,侧临澧水,改为县名。《永定卫志》:临澧城,今大庸所乃其故址。按:《水经注》:临澧即故充县所置,《晋志》充县与临澧并列,误也。”(第138册,第2页)
按:暂作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