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耒陽縣 (traditional Chinese)

耒阳县 (simplified Chinese)

Leiyang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23 to 50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26.41507 E 112.84689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桂阳郡 Guiyang Jun from 23 to 27
桂阳郡 Guiyang Jun from 28 to 57
桂阳郡 Guiyang Jun from 58 to 501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耒阳县(23-501年)治所(傅林祥编写)

约刘玄更始元年(公元23),南平亭县复名耒阳县。⑴治所即今湖南耒阳市城区。属桂阳郡。⑵三国吴、晋、南朝宋、齐因之。⑶梁改属湘东郡。⑷梁陈间徙治于鷔山口。⑸

⑴据考证,东汉恢复西汉郡县名,大多在刘玄更始元年(公元23)。
⑵《续汉书?郡国四》桂阳郡领有耒阳县(中华书局,第12册,第3483页)。
⑶吴增仅、杨守敬:《三国郡县表附考证》;《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2956页。
《晋书》卷15《地理下》(北京,中华书局,2册,457页)
《宋书》卷37《州郡三》;北京,中华书局,4册,1130页。
《南齐书》卷15《州郡下》;北京,中华书局,1册,287页。
⑷《读史方舆纪要》卷80《湖广六》:“晋仍属桂阳郡,宋、齐因之。梁改属湘东郡。”(北京,中华书局,4册,3447页)
⑸《舆地纪胜》卷55《衡州》:“耒阳县,中。在州东南一百三十五里。《元和郡县志》云:本秦(耒)县,因耒水以为名。二汉并属桂阳郡。《晋志》及《南齐志》于桂阳郡下并有耒阳县,隋更曰耒阳。《衡阳志》云:隋更曰耒阴,属衡州。不同。按:县在汉名耒阳,颜注曰:在耒水之阳也,汉高帝割长沙南境置桂阳郡,领县十一,耒阳其一也。梁陈间,移县治在鷔山口。隋平陈,始更曰耒阳。《唐志》云:本耒阴,武德四年更名耒阳。当从《唐志》。”(北京,中华书局,3册,2009页)
嘉庆《清一统志》卷362《衡州府一》:“耒阳故城,在今耒阳县东北四十五里。《舆地纪胜》:耒阳县,梁陈间移治鷔山口。《县志》:耒阳县,唐武德四年复还汉晋故治。即今治也。”(《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34册,第18页)
臧励和,《补陈疆域志》卷3;北京,中华书局,《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4463页。
《湖南省志(修订本)》第2卷《地理志》第2篇《沿革》:“耒阳县为汉高帝时置。《水经注》:‘因水(耒水)以制名。’(卷39)治所即在今县城。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桂阳郡治曾迁此。《嘉庆一统志》:‘按旧唐书谓后汉郡理耒阳,寻还郴,此后汉初治所也。’(卷262)《水经注》:‘东傍耒水,水东肥南,有郡故城。’(卷39)南北朝梁、陈迁治在今治东北二十五里骜山口,即今大陂市。(见《舆地纪胜》及光绪《耒阳县志》)隋改耒阳县为洡阴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名耒阳县,并迁回今治。(见光绪《湖南通志》卷41)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升为耒阳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降县。历清至今未变。“(湖南人民出版社,620页)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