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辰陽縣 (traditional Chinese)
辰阳县 (simplified Chinese)
Chenya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420 to 50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27.96827 E 110.17592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辰阳县(420-501年)治所(傅林祥编写)
南朝宋复置。⑴治所在今湖南辰溪县驻地辰阳镇西南潭湾镇杉林村。⑵属武陵郡。南朝齐因之。⑶南朝齐梁间迁治今辰溪县驻地。⑷
⑴《晋书》卷15《地理下》武陵郡无辰阳县。(北京,中华书局,2册,456页。)
《舆地广记》卷28《荆湖北路下》:“下,辰溪县,二汉辰阳县,属武陵郡。晋省之。宋复置,属武陵。隋平陈,改曰辰溪,属充州。大业初,州废,属沅陵郡。唐属辰州。”(《丛书集成初编》本,4册,285页)
《宋书》卷37《州郡三》:“辰阳男相,汉旧县。”(北京,中华书局,4册,1127页)
按:据此,辰阳县当在晋代废,南朝宋时重置。
⑵《水经?沅水注》:“沅水又东迳辰阳县南,东合辰水。……辰水又迳其县北,旧治在辰水之阳,故即名焉。《楚辞》所谓夕宿辰阳者也。王莽更名会亭矣。”(《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下册,第3078页)
《读史方舆纪要》卷81《湖广七》:“辰阳城,在县西北。汉县治此,梁陈间移今治。隋改曰辰溪。五代时,马氏尝析辰溪置辰阳县,盖因汉旧名,寻复废。”(中华书局,第4册,第3483页)
嘉庆《清一统志》卷367《辰州府二》:“辰阳故城,在辰溪县西。战国时楚地。汉置县。隋改曰辰溪。五代时楚析置辰阳县,寻省。……又《水经注》有辰阳旧治,是六朝时已尝徙治矣。”(《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35册,第12页)
《湖南省志(修订本)》第2卷《地理志》第2篇《沿革》:“辰溪县在汉代为辰阳县。治所在今治西十余里的铜山乡,其地有教场、县场、城隍庙等遗址。(见道光《辰溪县志》)。《水经注》:‘辰水又迳其县(辰阳)北,旧治在辰水之阳,故即名焉。’(卷37)晋废辰阳县,先后为镡成、舞阳县地。南朝宋、齐时,复置辰阳县。梁改建昌县。移治于今治西北。(见《嘉庆一统志》卷366)南阳郡亦治此。”(湖南人民出版社,上册,第679页)
裴淮昌:《湖南古今地名辞典》:辰阳县“治所在铜山(今辰溪县潭湾镇杉林村)。”(湖南出版社,第510页)
⑶《南齐书》卷15《州郡下》;北京,中华书局,1册,276页。
⑷嘉庆《清一统志》卷366《辰州府一》:“辰阳故城在辰溪县西。……按:《晋志》无辰阳,而《宋志》不云晋省,盖《晋志》多漏略也。又《水经注》有辰阳旧治,是六朝时已尝徙治矣。”(135册,13页)
熊会贞《水经注疏》卷37:“辰水又迳其县北,旧治在辰水之阳,故即名焉。(会贞按:汉置县,属武陵郡,后汉、吴、晋、[《志》脱。]宋、齐、梁因。《注》辰水如果迳县北,则县在辰水之阴,与言在阳不合,岂北为南之误码,抑县别有旧治在水阳欤?此旧治今辰溪县西南,至后世移于今辰溪县治,即上文沅水迳辰阳南者是也。《方舆纪要》,梁陈间徙,则非郦氏所及矣。盖齐、梁间徙。”(江苏古籍出版社,下册,第3078页)
按:暂作梁天监元年
一作梁陈间迁治。
《读史方舆纪要》卷81《湖广七》:“辰阳城在县西北,汉县治此。梁陈间移今治。”(北京,中华书局,4册,34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