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容陵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容陵县 (simplified Chinese)
Qongli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112 to 22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26.94815 E 113.27025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容陵县(前112-221年)治所(傅林祥编写)
西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置。⑴治所大约在今湖南攸县驻地城关镇西南洣水北侧一带。⑵约属长沙国。⑶元帝初元元年(前48)属长沙郡。⑷初元三年(前46年),复属长沙国。⑸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属长沙郡,⑹天凤元年(公元14年)属填蛮郡。⑺刘玄更始元年(公元23年)属长沙郡。三国废。⑻
⑴《汉书》卷15上《王子侯表第三上》:“元鼎五年,坐酎金免。”(北京,中华书局,第2册,第436页)
⑵《湖南省志(修订本)》第2卷《地理志》:“攸县在汉代为攸、容陵二县地。容陵故城当在今治西南犁头嘴东北一带。光绪《湖南通志》:‘容陵,旧志不详所在。……《水经注》:‘阴山县,上有容水,自侯昙山下注洣水,谓之容口。’东北犹有故城。考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封长沙王子福为容陵侯。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国除。则此城为容陵侯福之邑无疑。’(卷3)今属鸭塘铺公社阴山港大队。”(湖南人民出版社,上册,第554页)
按:因无其它资料可考证,暂定点在洣水北侧。待详考。
⑶《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八下》长沙国有容陵县(北京,中华书局,第6册,第1639页)。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第10章《长沙国沿革》:“以上①安城、④容陵、⑥攸、⑦茶陵四县《志》皆长沙,甚不可解。此四侯国理应别属汉郡,史籍既无益地长沙的记载,似不应回属长沙国,颇疑《汉志》有误。”(人民出版社,第123页)
按:周振鹤先生从制度上考察,攸舆侯国废除置攸县后,似不应再回属长沙国。但《汉书?地理志》、《续汉书?郡国志》均载攸县于长沙国(郡)下,又不载改属年份,或是制度有变通之处?据此,暂作西汉时攸县属长沙国。待详考。
⑷《汉书》卷14《诸侯王表第二》:“黄龙元年,炀王旦嗣,二年薨,亡后。”(北京,中华书局,第2册,第413页)
又:卷53《长沙定王传》:“子炀王旦嗣,二年薨。无子,绝岁余。元帝初元三年复立旦北宗,是为孝王,五年薨。”(北京,中华书局,第8册,第2427页)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第10章《长沙国沿革》:“元帝初元元年间,长沙炀王旦薨,无后,长沙国绝岁余。”(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27页)
⑸《汉书》卷53《长沙定王传》:“元帝初元三年复立旦弟宗,是为孝王,五年薨。子鲁人嗣,王莽时绝。”(北京,中华书局,第8册,第2427页)
一作初元四年(前45年)。《汉书》卷14《诸侯王表第二》:“初元四年,孝王宗以剌王子绍封,三年薨。”(北京,中华书局,第2册,第413页)
⑹《汉书》卷14《诸侯王表第二》:“居摄二年,舜嗣,二年,王莽篡位,贬为公,明年废。”(北京,中华书局,第2册,第413页)
⑺《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八下》:“长沙国,秦郡,高帝五年为国。莽曰填蛮。”(北京,中华书局,第6册,第1639页)
⑻吴增仅、杨守敬:《三国郡县表附考证》三国吴无容陵县。(《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2952页。)
按:因无具体时间,暂作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