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南陵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南陵县 (simplified Chinese)
Nanli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525 to 703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1.17169 E 118.04100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南陵县(525—703年)治所(邹逸麟编写)
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置。为南陵郡治。①治所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芦南。②隋开皇九年(589年)郡废,县属宣州。③唐长安四年(704年)南陵县迁治至青阳城。即今安徽南陵县治。属宣州。④
①《隋书》卷31《地理志下》:“宣城郡,……南陵,梁置。并置南陵郡,陈置北江州。平陈,州郡并废,并所管石城、临城、定陵、故治、南陵五县入焉。”(第3册,877页)《元和郡县志》卷28《江南道四》宣州南陵县:“本汉春谷县地,梁於此置南陵县,仍於县理置南陵郡。隋平陈废郡,县属宣州。”(下册,682页)《太平寰宇记》卷105池州贵池县:“南陵故城在县西南一十二里。按《舆地志》:南陵县有旧地置戍,即普通六年置南陵郡城也。隋平陈废。”县当与郡同时置,为普通六年(525年)
②《太平寰宇记》卷103宣州南陵县:“本春谷县,属丹阳郡。晋属丹阳郡。后省并于湖县,寻又属繁昌。梁武帝置南陵县,属南陵郡。唐武德以来置县在临江,有城基见存。”《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三》:宣州南陵县:“汉春谷县地,属丹阳郡。梁置南陵县。武德七年属池州。州废来属。旧治赭圻城,长安四年,移理青阳城。”(第5册,1603页)《晋书》卷66《陶侃传》:“侃在军四十一载,雄毅有权,明悟善断。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第6册,1778页)《宋书》卷45《向靖传》:“卢循退走,高祖南征,……於南陵、雷池、左里三战,并大捷。”(第5册,1374页)据此知南陵未置县时为长江边上已有南陵戍。《太平寰宇记》卷105池州贵池县:“南陵故城在县西南一十二里。按《舆地志》:南陵县有旧地置戍,即普通六年置南陵郡城也。隋平陈废。”按《资治通鉴》卷131宋泰始二年(466年)“沈攸之帅诸军围赭圻”,“陈庆已与南陵、大雷诸军共遏其上,……仲玉至南陵,……。”可见赭圻、南陵为二地。按《元和郡县志》卷28宣州南陵县:“赭圻故城在县西北一百三十里。吴所置赭圻屯处也。晋哀帝时,桓温领扬州牧,入朝参政,自荆州还至赭圻,诏止之,遂城赭圻镇焉。后城火灾,乃移镇姑熟。”(下册,682页)未言赭圻城在贵池且后为南陵县治。《舆地纪胜》卷18《江南东路》:太平州景物下:赭圻城:“在繁昌县西南十里。晋哀帝时遣使诏温入参朝政,至赭圻有诏止。温遂城赭圻而居之。”(第1册,831页)赤未提梁为南陵县治。故《旧唐志》谓南陵县“旧治赭圻城”不知何据。依《寰宇记》说“南陵故城在(贵池)县西南一十二里。”宋贵池县即今池州市治,则南陵县在今池州市西南十二里,古时为临江边戍。然长安四年移南陵于今南陵县治,似里距过远。且南陵县西境何至如此辽远?疑《寰宇记》所谓南陵故城仍南陵戍,非南陵县也。今姑从《旧唐志》说在赭圻城。《嘉庆一统志》第40册,卷120《太平府一古迹》:“赭圻城在繁昌县西四十里。晋桓温所筑,即梁南陵县旧治。《晋书桓温传》:……表云:春谷县赭圻城在江东岸,临江,西当濡须口二十里。”姑定于今安徽省繁昌县西北芦南。见《安徽省地图册》贵池县幅,安徽省测绘局编,福建省地图出版社,1984年。
③见①。
④《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三》:宣州南陵县:“汉春谷县地,属丹阳郡。梁置南陵县。武德七年属池州。州废来属。旧治赭圻城,长安四年,移理青阳城。”(第5册,1603页)《清嘉庆一统志》第39册,卷116《宁国府二古迹》:“青阳城,即今南陵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