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脩寧縣 (traditional Chinese)
休宁县 (simplified Chinese)
Xiuni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750 to 191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29.78119 E 118.17577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休宁县(750—1911年)治所(邹逸麟编写)
唐天宝九年(750年)移县治于今安徽休宁县治。属新安郡。①乾元元年(758年)属歙州。②五代吴、南唐属歙州。③宋初因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县属之。④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徽州为徽州路,县属之。⑤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为兴安府,县属之。吴元年(1367年)复改兴安府为徽州府,县属之。⑥清因之。⑦1912年裁府留县,属安徽省。⑧,
①《太平寰宇记》卷104歙州休宁县:“本吴孙权之所置也。按《吴图》云:吴割歙县西川分置休阳县,在此县之西二里杨村东三里灵鸟山上。吴避孙休之名改为海阳县仍移于万岁山上。晋平吴后,改为海宁县,隶新安郡。历宋齐梁陈不改。隋平陈,省并黟、歙二县百姓改属海阳,并隶东阳郡。开皇十年东阳郡去邑遥远,即于黟县割置新安郡,以黟、歙、海宁三县属焉。仍复改海宁为休宁县,以邑城立郡,仍隶焉。唐武德初复移于万岁山旧城。天宝九载,移于下邑西十三里,即今理也。”
②《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三》:“歙州,隋新安郡。武德四年,平汪华,置歙州总管,管歙、睦、衢三州。贞观元年,罢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新安郡。乾元元年复为歙州。”(第册,1595页)
③《新五代史》卷60《职方考》歙州先后属吴、南唐。(第3册,726页)
④《太平寰宇记》卷104歙州:“领县六:……休宁县。”(光绪金陵书局本)《宋史》卷88《地理志四》:“徽州,上,新安郡……宣和三年,改歙州为徽州。……县六:……休宁。”(第7册,2187页)
⑤《元史》卷62《地理志五》:“徽州路,上。唐歙州。宋改徽州。元至元十四年升徽州路。……休宁,中。”(第5册,1500页)
⑥《明史》卷41《地理志一》:徽州府:“太祖丁酉年七月曰兴安府。吴元年曰徽州府。领县六……休宁,府西。”(第4册,929页)丁酉为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
⑦《清嘉庆一统志》第37册,卷112《徽州府一?建置沿革》:“本朝初属江南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分属安徽省。……休宁县,在府西六十里。”
⑧内政部编《中华民国行政划区简表》23页,商务印书馆,194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