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建昌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建昌县 (simplified Chinese)

Jianchang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425 to 1294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29.08783 E 115.76182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豫章郡 Yuzhang Jun from 425 to 552
豫宁郡 Yuning Jun from 553 to 588
洪州 Hong Zhou from 589 to 606
豫章郡 Yuzhang Jun from 607 to 621
南昌州 Nanchang Zhou from 622 to 624
洪州 Hong Zhou from 625 to 741
豫章郡 Yuzhang Jun from 742 to 757
洪州 Hong Zhou from 758 to 981
南康军 Nankang Jun from 982 to 1294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建昌县(425-1294年)治所(赵永复编写)

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废海昏移建昌来治,属豫章郡,齐同(1)。约梁承圣二年(553年)属豫宁郡(2)。隋开皇九年(589年)属洪州,大业三年(607年)属豫章郡(3)。唐武德五年(622年)为南昌州治,八年(625年)仍属洪州。天宝元年(742年)属豫章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洪州(4)。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属南康军(5)。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属南康路,元贞元元年(1295年)升为建昌州(6)。治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7)。

注:
(1)《太平寰宇记》卷111《江南西道九》南康军建昌县:“宋永(元)嘉二年废海昏移建昌居焉。”(金陵书局,清光绪八年刊本,18页。)《南齐书》卷14《州郡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册,260页。
(2)洪齮孙《补梁疆域志》卷2、臧励龢《补陈疆域志》卷3。(《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4册,4391页、4459页。)《太平寰宇记》卷106《江南西道四》洪州武宁县:“陈武帝初,割建昌、豫宁、艾、永修、新吴等五县立为豫宁郡,属江州。隋平陈,废郡属洪州,因废豫宁郡,割艾、永修、新吴、豫宁等入建昌。”卷111《江南西道九》南康军建昌县下又云:“顾野王《舆地志》云,陈武割建昌、豫宁、永修、艾四县为豫宁郡。”(金陵书局,清光绪八年刊本,17、18页。)按:《资治通鉴》卷166敬帝太平元年(556年):“分江州四郡置高州”,胡三省注:“四郡,盖临川、安成、豫宁、巴山。”(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11册,5155页。)《陈书》卷35《周迪传》梁元帝(552-554年)授迪为高州剌史,绍泰二年(556年)任临川内史。(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2册,478页。)周迪为临川南城(今属江西)土豪,则高州似置于敬帝前,高州既辖四郡,敬帝前当已有豫宁郡,其时正值梁、陈交替之际,与《寰宇记》所记陈武帝初也并不相悖,元帝在位仅三年,今姑作承圣二年(553年)置。
(3)《隋书》卷31《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80页。
(4)《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册,1608页。《新唐书》卷41《地理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册,1068页。
(5)《太平寰宇记》卷111《江南西道九》南康军:太平兴国七年“仍割江州之都昌、洪州之建昌等县以属焉。”(14页。)
(6)《元史》卷62《地理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5册,1512页。
(7)《元和郡县图志》卷28《江南道四》洪州建昌县:“东三里故海昏城,即汉昌邑王贺所封,今县城则吴太史慈所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下册,670页。)《清嘉庆一统志》卷317《南康府二·古迹》海昏故城:“今建昌县治。”(商务印书馆,1934年,《四部丛刊续编》,116册,1页。)按:唐建昌同清建昌,1914年改名永修,1949年迁治涂埠镇,原县城今称艾城。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