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雉山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雉山县 (simplified Chinese)
Zhishan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607 to 683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29.61229 E 118.96516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雉山县(607年-683年)治所
约隋大业三年(607年)新安改名雉山,治今浙江淳安县(排岭镇)西约8公里新安江水库中,唐文明元年(684年)复名新安。
约隋大业三年(607年)新安改名雉山,为遂安郡治(1)。唐武德四年(621年)为睦州治,七年(624年)为东睦州治,八年(625年)复为睦州治(2)。治今浙江淳安县(排岭镇)西约8公里新安江水库中(3)。文明元年(684年)复名新安(4)。
注:
(1)《隋书》卷31《地理志下》:遂安郡雉山“旧置新安郡,平陈,废为新安县,大业初改名焉,置遂安郡。”具体年代未载,按大业三年改州为郡,既置郡,则新安改雉山亦当在此年。又《元和郡县图志》卷25《江南道一》:睦州清溪县“晋改为雉山,以县南有雉山,因名之。隋开皇九年并为新安县,仁寿中复为雉山。”(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下册,608页。)《舆地纪胜》卷8《严州·县沿革》:淳安县下云“《元和志》又云晋改始新为雉山,然《晋志》及《南齐志》并无雉山县,则雉山非置于晋也。”(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册,456页。)《纪胜》是。又仁寿中改雉山,与上引《隋志》亦不合,今不从。
(2)、(4)《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册,1594~5页。《新唐书》卷41《地理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册,1060页。
(3)万历《严州府志》卷6《经略志四·古迹》:始新县故址“在县西六十里永平乡,本汉歙县之叶乡新定里也,贺齐分丹阳之歙县立始新县即其地,隋大业初移雉山下。”“雉山县故址“在县南二里,隋大业中迁改,雉山县仍为州治,唐神功元年州移建德,而县始徙今治。”(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145~6页。)《清嘉庆一统志》卷302《严州府一·古迹》:始新故城“旧志,始新故城在县西六十里威平镇,隋初改曰新安,后移治雉山下,而此城遂废。”雉山废县“在淳安县西南二里雉山下,隋大业中移新安县于此,因改曰雉山。”(商务印书馆,1934年,《四部丛刊续编》,111册,16~7页。)按此说可疑,理由如下:
一、《淳熙严州图经》卷3《历代沿革》:淳安县城社“《舆地志》云,郡城贺齐所筑。自是汔唐神功阅四百八十九年为郡治。”注“郡废于开皇九年,至仁寿三年即新安故城置睦州,其间不为郡治者十四年。”又“东面濠上,西面临谷,南枕新安江,北连冈阜,周回二里二百二十五步。今仍旧址,东距州一百六十五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宋元方志丛刊》,5册,4332~3页。)《舆地志》为南朝陈顾野王所著,注当是《严州图经》所加,则四百八十九年为郡治,虽非《舆地志》语,但应是《图经》以前文,可见南宋淳熙前记载明云东汉建安迄唐并未迁治,至《图经》时仍未变动。
二、《舆地纪胜》卷8严州景物上(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册,456页。)《淳熙严州图经》卷3淳安县山、《清嘉庆一统志》卷302《严州府一·山川》下,均云雉山在淳安县西(或西南)一里,与古城址在西南二里雉山下不合。
据上,雉山县所在,从《淳熙严州图经》而不从明、清方志之说。雉山县,宋以后称淳安县,位置见1958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59年没入新安江水库中,在今淳安县(排岭镇)西约8公里。(《淅江省地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4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