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南兗州 (traditional Chinese)

南兖州 (simplified Chinese)

Nan Zhou (Pinyin)

type: zhou prefecture
temporal span: from 620 to 623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2.39127 E 119.43719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Tang from 620 to 623
sub 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扬州(267—279年)界线

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东吴孙权置武昌郡,割扬州豫章郡柴桑县地入荆州武昌郡。扬州治建业(今南京市),辖境略有缩小。仍包有今长江以南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市、福建、江西省地。唯柴桑县地(清代江西德化、瑞昌二县)划属荆州武昌郡。①孙皓宝鼎二年(267年)扬州领丹阳、吴、会稽、吴兴、新都、东阳、临海、建安、豫章、鄱阳、临川、安成、庐陵南部十四郡,其中安成郡为新建,是荆州长沙郡部分地而置,扬州辖境扩大。辖境包有今长江以南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市、福建、江西省(清代江西德化、瑞昌二县及今莲花县地属荆州)地。②晋太康二年(281年)安成郡割属荆州,扬州领丹阳、宣城、淮南、庐江、毗陵、吴郡、吴兴、会稽、东阳、新安、临海、建安、晋安、豫章、临川、鄱阳、庐陵、南康。治秣陵(今南京市)。③


①《三国志》卷47《吴志孙权传》:“(建安)二十五年,……冬,……改元黄初。二年四月,刘备称帝于蜀。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第5册,1121页)吴增仅撰杨守敬补正《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吴志程普传》,普领江夏太守沙羡时在建安末。建安二十五年权分江夏置武昌郡,沙羡等县移属武昌,江夏时当徙治。据《元和志》吴江夏理武昌。知其时武昌郡当省。”(《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2958页)同书:“武昌郡,《吴志孙权传》建安二十五年置,治武昌。……柴桑,自豫章郡移来。”(2950页)
②《三国志》卷48《吴三嗣主孙皓传》:“宝鼎元年(266年)分会稽为东阳郡,分吴、丹阳为吴兴郡。……二年(267年)……分豫章、庐陵、长沙为安成郡。”(第5册,1164—1167页)《晋书》卷15《地理志下》:扬州“孙皓分会稽立东阳郡,分吴立吴兴郡,分豫章、庐陵、长沙立安城郡,分庐陵立庐陵南部都尉,扬州统丹阳、吴、会稽、吴兴、新都、东阳、临海、建安、豫章、鄱阳、临川、安成、庐陵南部十四郡。”(第2册,459页)
③《晋书》卷15《地理志下》:“及晋平吴,以安成郡荆州,分丹阳之宣城、宛陵、陵阳、安吴、泾、广德、宁国、怀安、石城、临城、春穀十一县立宣城郡,理宛陵,改新都曰新安郡,改庐陵南部为南康郡,分建安立晋安郡,又分丹阳立毗陵郡。扬州统郡十八。”(第2册,459页)此十八郡,据《晋志》为;丹阳、宣城、淮南、庐江、毗陵、吴郡、吴兴、会稽、东阳、新安、临海、建安、晋安、豫章、临川、鄱阳、庐陵、南康。(第2册,459—462页)按晋太康元年(280年)三月平吴,改制当在次年太康二年(281年)。《资治通鉴》卷81《晋纪三》:太康元年(280年)夏四月:“乙酉,大赦,改元。……遣使者,分诣荆、扬抚慰,吴牧、守已下皆不更易。”(第6册,2567页)太康二年(281年):“是岁,扬州刺史周浚移镇秣陵。(胡注:魏扬州治寿春,晋平吴,乃移治秣陵。……统丹阳、宣城、淮南、庐陵、庐江、毗陵、吴、吴兴、会稽、东阳、新安、临海、建安、晋安、豫章、临川、鄱阳、南康,凡十八郡。)”(2577页)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